第二百三十六章 甘宁水徳星君(2 / 2)

鬼话三国祥龙传 梦中庸 1642 字 10个月前

老者说道,“天上真君若拜我一介凡人,岂不是折我道行,万万不能啊”甘宁不知道他所说的真君到底是谁。只知道老者颇为神密,并且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东西。</P>

甘宁跟着师傅勤学苦练,不仅学到了箭无虚发,而且还学会了一套精妙绝伦的拳法。</P>

无论是山野虎豹还是凶禽猛兽,甘宁皆可单手降伏。攀陡壁,越悬崖,甘宁身手越来越矫健。</P>

正是此时,天降灾祸,这不长眼的土匪潜入甘宁家,甘田与其拚斗中终因寡不敌众被杀害,粮物抢劫一空,甘宁母亲也被五花大绑着,多亏甘宁赶来及时解救,杀光了土匪,但这土匪也是亡命之徒,在甘宁母亲胸心捅了一刀,这一刀虽不致命,却也难医。安葬了甘田。便开始全力救治母亲。</P>

甘宁年少时家贫,家有卧病老母,而这病就是抽血的机械,全靠昂贵药物才能吊着甘宁老母的性命。</P>

甘宁家徒四壁,好在有一膀子力气,幼年时还有一段奇遇,学得文武艺,找来好友串连有志青壮年三四十人,操练近两个月。一是抗击盗匪,取得旗开得胜的可喜战绩;二是打富济贫,将恶霸的粮仓打开,分发给了乡民;三是多次击退官兵来犯,被万州官府称为“锦帆贼”,再也不敢暴征粮税了。使当地百姓过上了平安生活。</P>

因为甘宁有西域血统,着装颇为奇怪。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P>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P>

甘宁老母终于没有熬过病魔,死前深情摸抚着甘宁的头,“小宁,我走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在作抢夺的勾当,你不是为了当个贼而生的”。</P>

这是老母最后的遗言,满眼都是对甘宁的不舍。</P>

甘宁埋葬了老母,几年来抢来的钱都用来救治母亲,却没有换来母亲多一天的寿命。也许强掠终究是作恶,没有换回来善报。为了钱甘宁出卖了人格,所以这几年甘宁过得并不快乐。</P>

老母为了不拖累他,放弃了治疗,临终让他做回自己,作一个好人,作一个保护百姓的好人。</P>

从那一天起,甘宁扛起一面大旗,上面书写,“锦之旗,保安宁”。</P>

甘宁已经无牵无挂,便做起了保一方百姓平安的义侠。平日里腰糸铜铃,肩扛锦旗,那有不平,那有甘宁需要保护的人,那里就有甘宁的身影。</P>

江湖并不一定就是快意恩仇,打打杀杀,更多的是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甘宁外号锦帆贼,却长了一副非常凶煞的脸,一身的筋骨横练,在江湖也是畅行无阻。而甘宁所过之处,百姓富足,治西陵,西陵富,领阳新、下雉,两地都风调雨顺,为什么,水徳星君治下,哪有天灾啊。</P>

还有一人也知道甘宁水徳星君的身份,那人就是吕蒙,当初甘宁来降,就是吕蒙和周瑜强力推荐甘宁的。</P>

而吕蒙其实乃是青帝之子,木德星君,水木乃是五行中最融合的一组,甘宁此人脾气暴躁,特别记仇这也和《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所描述的水徳星君差不多“多有种劾掠之苦。宜弘善以迎之。”也就是说甘宁这人吃软不吃硬,而吕蒙的性格也符合木德星君,性情温良,不卑不亢,有好生之德,而甘宁最听的就是吕蒙的话,据说甘宁厨房下一小童犯了过失。逃到吕蒙那里,吕蒙怕他遭甘宁杀害,便把他藏匿起来,没有马上将他送回。后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谒吕蒙的母亲,要升堂见母时,吕蒙才叫出那小童来还给甘宁,甘宁答应不杀他。可是,过了一会儿,回到船上,甘宁却把小童捆在桑树上,亲自挽弓将他射死。后来吕蒙大怒,甘宁十分羞愧,流着泪对吕蒙哽咽着说:“负卿”,可见两人的基情不是一点点。</P>

甘宁此人水战相当了得,基本无人能敌,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也知道甘宁惹不起,他也知道,甘宁当年随鲁肃镇守益阳,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甘宁自称只要八百人前往驻守,关羽当时大怒,必要斩甘宁而归,诸葛亮当时八百里加急送信给关羽,以军令要挟,让关羽如果水战遇到甘宁,速速退去,甘宁乃水徳星君转世,和他打水仗,不是找死吗,所以后来关羽听到他的名号就不敢过河,如果敢过也要被他俘虏。于是鲁肃拨一千人由甘宁率领,关羽果然不敢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关羽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