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洪武的官,狗都不当(1 / 2)

严晨昊与内阁的诸臣一番商议之后,很快拟定了新的俸禄条例。

首先,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把四成的实物给去除了,全部改成了禄米。

这也是各位内阁大佬强烈要求的。

虽然其实他们家里本身都是大地主,朝廷就算不发俸禄,他们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是有一点赚,终究也算一点不是?

而且每次朝廷发下来四成实物,要是布匹啥的还好些,虽然挺膈应好好的钱变成这玩意儿,但是好歹自己家人还用得着,要是发下来一些香料染料啥的,那可真就是家里根本用不上了。

拿出去卖吧,堂堂朝廷大员去卖东西,哪怕只是手底下的下人,都感觉有些丢脸。

要是家里宽裕的一些官员还好,也还过得下去,但是朝廷里那些寒门出生的读书人,也可是不少的。

有时候大街上,真就可以看见寒门出身的官员在苦巴巴地卖东西,别的不说,朝廷的颜面也是给丢了个干净的。百姓看到这个,该怎么想?朝廷的大老爷,现在一副这个模样,看上去还不如我们呢。

你大明朝是不是不行了?

关键是朝廷给禄米定的价还普遍低于市价,导致折合成实物之后换回来的东西也少,等于又平白没了一部分,属实是坑人。

就这,看得好脾气的严晨昊都直想骂娘。

真的是苦实物久矣!所以,好不容易皇帝居然愿意改俸禄制度,那就必须要改!

至于禄米,虽然也是实物,但是实际上在发放的时候却是两者各半,部分禄米是折合成白银发放的,这倒也省事——反正就算全是白银,也得去买米。

幸好,原本历史上的宝钞,在这个时代没有出现——这又是某只风神翼龙引起的大风波,在还没有建立大明之前,严凌就在朱元璋面前直接告诉他:钱不是你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的,没储备银两,你这就是废纸。

洪武皇帝多少也是听懂了一些,因此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基本就没印过那“赫赫有名”的大明宝钞,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禄米折合宝钞那种更令官员们头疼的事情了。

接着,严晨昊又把官员的俸禄上调了一番。

从不入流,到从四品,这个区间皇帝是压根没管过他们死活的,给的俸禄最少,严晨昊基本就是翻个倍,再加那么个三四十石,诸如从四品就达到了五百石,在当时的那个物价情况下,应该已经可以活得还算宽裕了。

正四品以上,本来给的就还算可以,但是同样也是不算多,严晨昊把他们俸禄上调三到四百石不等。

比如正一品的工资,达到了一千五百石,在当时的物价下,已经可以活得相当不错了。

这个调整表得到了内阁辅臣们的一致认可,于是便成功上报。

朱常洵看到这个,简直心疼不已,刚刚好不容易自己说服自己答应,顿时又有些后悔了。因为按照这个上调,以后他花在朝廷官员们工资上的钱将会是原本的数倍,而且不能再用那些破烂去糊弄人了。

并且这玩意儿还是长久的,以后年年都要给。

他还想多省一些钱,去实现自己的丰功伟业呢。

在朱常洵眼中,大明官员们拿着那点工资,凑合活都两百年了,他又何必再多去给钱呢?怎么就不能个个都学学于谦、海瑞呢?

他一瞬间心思急转,还真就想出来一个主意。

“吾师,何必如此。要想让他们保持清廉,朕倒有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