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事事如意(2 / 2)

她道,“有技术,什么时候都不吃亏。”</P>

夏雷重重点头:“记住了,我一定听姑的。”</P>

“知道姑喜欢瓷器,我又让朋友找了两件,就是有些小。”</P>

他不好意思的拿出个白瓷茶碗。</P>

覃如一看,直径约八九厘米,高约四厘米。</P>

也不能算小,茶碗都是这规格。</P>

再仔细看表现,胎骨匀厚,胎质细腻。</P>

碗口呈八瓣菱花式,微敛、浅壁,平底,矮圈足。</P>

外壁口沿浅划暗花转枝花卉一道,器心为折枝茶花,外加双圈。</P>

外壁四折枝灵芝纹,口足间加饰线纹五道。</P>

通体施甜白釉,釉色腴润,厚处微泛青,釉内气泡密集。</P>

足底无釉泛橙色,胎骨匀厚,胎质细致。</P>

好家伙,这东西她知道啊,这不就是“白瓷暗花菱花式茶盅”吗?!</P>

这可是永乐甜白瓷精品中的精品,宫廷御用茶器。</P>

“你这来路……”</P>

一连两件精品,覃如心有些慌。</P>

“姑放心,是我同学父亲的收藏,这不是保不住了嘛,索性处理了。”</P>

夏雷不在意的说,“总比砸了好。”</P>

覃如点点头。</P>

听说有人把古董密封丢进护城河,也不知道真假。</P>

明永乐开始,白瓷制作因高岭土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增加,透明釉内减少助熔剂石灰石的成分,避开了白釉泛青情况的产生,因此使产品洁白腴润。</P>

由于永乐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P>

在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一种“甜”的感受,且又与后世出现的白砂糖颜色相近,因此名为“甜白”。</P>

可以这么说,甜白瓷器物,尤其小件薄透轻巧的,拿在手里,你会越看越爱,越看越想拥有。</P>

覃如艰难的把视线从甜菜茶碗上移开,笑道:“你不为难就好。”</P>

她明白夏雷的意思,就是抱大腿,想当实在亲戚走动。</P>

不能不说,夏雷比老夏两口子有见识。</P>

“不为难。”</P>

夏雷忙道,“找了一年工作我才知道得到一个工作岗位有多难,想花钱买的多着呢,我班里就有不少。”</P>

“谢谢姑愿意给我操心。”</P>

他的感激是真诚的,感谢也是真诚的。</P>

就是不知道此时的心情会维持多久。</P>

“嗐,就是帮着打听打听,牵个线,没出什么力,要谢就谢你爸妈,全心全意为你。”</P>

“我一定孝顺他们。”</P>

夏雷毫不犹豫的说。</P>

能一把掏出一千块,并不容易。</P>

又聊了一会,他起身告辞。</P>

“行,有事就过来。”</P>

覃如同样回了礼,前几天谭姨从大院拿回来的大海鱼,给了一条最大的,一米多长拎在手里都垂到地面,足有三十多斤。</P>

很少见这么大的海鱼,夏雷很高兴的接受了。</P>

估计在这孩子眼里,一个永乐甜白瓷茶碗远远比不上手里的大海鱼。</P>

只有吃饱穿暖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才会追求高的精神生活,所以老祖宗才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P>

送走夏雷,覃如也不管呀呀喊她的孩子,抱着新得来的甜白瓷碗痴迷的看了又看,连高俊回来都没理,一度惹得他想偷偷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