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宁锦之战(1 / 2)

浅谈清朝 月下论道 1006 字 11个月前

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继征朝鲜王朝之后,皇太极亲率大军征明。这时袁崇焕正在实施“恢复之计”,即“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

皇太极御驾亲征,命贝勒杜度留守,自己带领八旗,由贝勒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萨哈廉、豪格等作为前队,攻城诸将,携着云梯盾牌,驼负辎重,前呼后拥,渡过辽河,向大小凌河进发。

我们前文讲过,辽东经略王之臣,与袁崇焕不睦,明廷召还王之臣,命袁崇焕统领关内外各军。

此时崇焕闻后金兵又来犯边,急令手下亲信大将赵率教带兵往援。赵率教到了锦州,有探马来报:“大凌河已陷。”赵率教急命军士浚濠掘堑,又运矢石上城,并遣人向宁远告急。

次日,忽来明兵一二千人,在城下大叫开门。赵率教上城探视,问城下士兵从何而来?城下兵士,答称从大凌河逃至此地。赵率教见城下明兵并无狼狈情形,喝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难道是叫你等临阵逃走的么?汝等既负了朝廷豢养之恩,还有何颜面入城见我?”

说罢,城下兵士,竟喧噪不已。赵率教搭弓射箭,射倒士兵头目一人,并厉声道:“汝等再如此喧嚷,就教你等如此人一般。”

城下兵士,一哄而散。原来这些兵士,有一半是被后金兵擒获的明军,有一半是后金兵伪服汉装,冒充明军想混入锦州,幸亏被赵率教识破,没有中此诡计。

赵率教下城,暗想:“皇太极诡计虽已瞧破,然明日必来猛攻,现在守兵不足,援师未至,如何是好。”踌躇良久,忽猛省道:“有了。”当命亲卒请钦差纪用商议。

我们前文讲过明熹宗朱由校喜欢让宦官替他视察边关。这个明纪用也是个宦官,因投魏忠贤门下,得了巡视锦州的差使,不巧赶上后金兵前来攻城,一时不能出城,正在着急,闻赵率教相请,勉强出来应酬。赵率教与他耳语一番,后修好文书,由纪用署名,差人送往后金军营。

原来赵率教室派遣使者送文书议和,想以此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皇太极也遣使者回信,不过接连跑了三日,皆未见到赵率教。接连三日,皇太极未免动疑,夜睡时辗转不寐;忽心中猛悟,披衣起身道:“错了,错了!我中他计了,这分明就是缓兵之计”他要纪用出名,是因太监署名求和,易使敌人相信。

是夕,皇太极即传集军士,三军齐动,直向锦州城扑来。然而赵率教趁着这几日缮城整军,治械储粮,并日夜留心,猛听得远远角声,料是后金兵已出发,忙上城指麾守兵,四面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