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痛失爱姬 吴三桂降清(二)(1 / 2)

浅谈清朝 月下论道 970 字 11个月前

却说吴三桂令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赴清军乞援,二人入账见了多尔衮,由杨坤呈上吴三桂书信,多尔衮即展阅道:

“明平西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谨上书于大清国摄政王殿下………”洋洋洒洒几百字,最后写到:“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这还不是投降的意思。多尔衮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非常谨慎,让使者稍作等待,出账召见范文程、洪承畴二人,又将书信递阅。两人阅过了书,范文程先开口道:“王爷大喜,此番可手定中原了。”

多尔衮道:“这且仗先生等费心。”

洪承畴道:“此去中原,何患不灭李闯?但此番是为明讨贼的义师,与前次入塞不同,还请王爷发令,申谕将士,经过各府州县,毋屠人民,毋焚庐舍,毋掠财物。有敢违令,照军法从事。如此施行,中原人民,定当望风投诚,万里江山,唾手可下。求王爷明鉴!”

多尔衮点点头,随道:“吴三桂的来书,如何答复?”

范文程道:“请先招降吴三桂,令他与李闯交战,待他两边困乏,我却率领精锐,援应吴三桂,驱逐李闯,定大胜之。”

多尔衮道:“好好!就请先生写了复书便是。”这位才学深通的范老先生,就濡墨拈毫,伸纸疾书道:

“大清国摄政王,复书吴平西伯麾下…………”依然是洋洋洒洒几百字,最后写到:“伯虽向与我为敌,今亦勿因前故怀疑。昔管仲射桓公中钩,后为仲父以成霸业。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得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当如带砺河山,永永无极!”

范文程写毕,呈与多尔衮。多尔衮看了一遍,命范文程加封将书信交给来使后,多尔衮一方面派人回盛京调兵,再一方面故意延缓进军速度,逼迫吴三桂以降清的条件就范。多尔衮遂拔营进发,到了连山,遇明使复来,催清兵入关,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多尔衮应允,遣回来使。

那时吴三桂日盼清兵到来,不料清兵未至,李闯先到,三桂急将关内的百姓,驱入营中,复挑选精锐,登关固守。正筹备间,猛听得一声大炮,如雷震耳,三桂向西了望,但见尘头起处,千军万马,向东而来,后面隐隐有一黄盖,簇拥着一个须眉如戟,鹰目鹳鼻的主帅。三桂料是李闯,恨不得一手抓来,把他碎尸万段。当即激励将士,开关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