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流贼犯境,京师兵力单虚,战守无一可恃。臣谨备海船百艘,率劲卒千人,身抵通州,候圣驾旦夕南幸。】</P>
冯元飏怕京师守不住,准备了百余艘海船请求崇祯去往应天府。</P>
至于唐通奉旨勤王,属于不好不坏的事。</P>
早在三月初,崇桢便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师,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P>
崇祯摇的这些人里,吴三桂和王永吉是一路人马,他们带着三十万军民从辽东浩浩荡荡的往回赶,三月二十二日才到达距离北京城一百公里的玉田地区,根本来不及救驾。</P>
唐通来的快,投降的快。李自成刚到居庸关下,监军太监杜之秩就让人打开城门。唐通见大势已去便不再抵抗,麾下八千人全部投降。</P>
刘泽清更狠,拒不奉诏!</P>
崇祯随手把密信扔给王承恩,看着眼前这个最信任的太监,缓缓问道:“冯元飏让朕迁往应天府,你认为如何?”</P>
“臣不敢说。”</P>
“恕你无罪!”</P>
“是!”王承恩咽了口唾沫,“臣以为,此乃上策!”</P>
“理由呢?”</P>
“臣领九门提督一职,今天早晨与李国帧总督碰面后得知,京城三大营在册八万人,有些被调走抗击流贼,有些吃了空饷,现在可用之人的不足三万,而且都是些老弱病残。”</P>
“京师,大抵是守不住了!”王承恩仗着胆子,说出了实情。</P>
“与其固守北京,不如迁往应天府,只要皇爷您在,咱大明还是那个大明。”</P>
王承恩额头冷汗直冒。</P>
换做平时打死他都不敢说,现在情况不同,流贼不日将至,再不走就来不及了。</P>
他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臣王承恩,斗胆请皇爷依冯元飏之策南迁!”</P>
崇祯轻轻摇头,“朕不能走。”</P>
“皇爷!”王承恩急的差点哭了出来。</P>
崇祯没有怀疑王承恩的忠心,他摇着头说道:“京城遍布李自成细作,一旦南迁的消息传出,将不战自乱。届时他只需派出一支精锐骑兵向山东星夜进军,可陆路拦截,也可出海截断朕的南下之路。到时候朕将逃无可逃,守无可守。”</P>
王承恩脑门开始冒汗,他这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的行为有多么无知和鲁莽。</P>
“就算朕能顺利到达应天府,等于把北京拱手让给流贼。吴三桂北有建奴,南有流贼,他...能不降吗?”</P>
“关宁军是我大明最后一支精锐,朕...不想丢。”</P>
崇祯本不想多做解释,但王承恩大局观不够,需要培养才能成为他的臂膀。</P>
王承恩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犹豫的说道:“可是......”</P>
后半句话没敢说出口。</P>
他不敢说也不能说,皇爷是天子之躯,肯定不会出事。</P>
崇祯闭着眼,又思考了一会。</P>
明末的水太深了。</P>
东北有建奴,北方有鞑靼,西南有张献忠作乱,西部和中原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搅得天翻地覆。土地兼并严重,国库空虚,文官集团党派内斗,军饷贪腐层出不穷。</P>
再加上小冰河期严寒导致的粮食减产,各地干旱,瘟疫盛行。</P>
怎么办?</P>
良久,他缓缓睁开眼。</P>
既然穿越到这个世界,肯定有办法改变历史。</P>
不,历史已经改变了。</P>
历史上的崇祯没收到这封密疏,由于他反复无常且多疑的性格,文武百官没有人愿意将这封密疏转达给崇祯。毕竟如果在逃跑途中被李自成的人发现,冯元飏和转达密疏的人会因通敌罪被处死。</P>
一周!</P>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攻陷广宁门,到时候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无法扭转局面。</P>
老天爷给了一周时间改变崇祯和大明的命运。</P>
他站身吩咐道:“王承恩,朕说,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