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坐着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跪着一个人。</P>
坐着的是崇祯,站着的是王承恩,跪在地上的是高起潜。</P>
看着一脸卑微的高起潜,崇祯突然笑了。</P>
高起潜先是一惊,随后心如死灰。</P>
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P>
就在高起潜胡思乱想的时候,崇祯发话了:“高起潜,你觉得朕会相信你是幕后凶手吗?”</P>
这句话不但把高起潜问愣了,王承恩也愣了。</P>
“不错,朕起初确实怀疑过你,但是朕左思右想后觉得你没有作案动机。”崇祯接着说道。</P>
王承恩率先反应过来,他低声提醒崇祯:“皇爷,小顺子他们已经被杀了。如果高起潜不是幕后凶手的话,再想查凶手可就难了。”</P>
崇祯冷冷一笑:“凶手是查不出来的。”</P>
王承恩和高起潜同时愣在原地,不知道崇祯何出此言。</P>
崇祯这么说是有道理的。</P>
明末有三大案,分别是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P>
梃击案的幕后凶手始终是个谜,红丸案的更是蹊跷。</P>
只有最后一件移宫案是摆在明面上的案子,没什么隐情。</P>
当时那么大的案子都没查出结果来,区区一个侍膳太监被杀,更查不出什么。</P>
他之所以让王之心大张旗鼓的抓凶手,目的就是告诉凶手他找到了“凶手”。</P>
只有这样才能让凶手放下戒心,露出破绽。</P>
不过这些话他不能说出来。</P>
“高起潜。”崇祯盯着他说道。</P>
高起潜浑身一震,“奴婢在。”</P>
“朕知道你不是幕后凶手,但事已至此,你必须受到牵连。”</P>
高起潜何等聪明,立刻猜到了崇祯的本意。</P>
这个罪名他先担着,等风头过去了再说。</P>
他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陛下,奴婢愿接受惩罚。”</P>
“好,立刻收拾一下去凤阳守皇陵。到了凤阳后什么都不许说,记住了吗?”</P>
听到这个结果后高起潜松了口气:“奴婢铭记在心,谢陛下不杀之恩。”</P>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崇祯只做了两件事。</P>
次日早朝,在宣布吕大器大胜的消息后,满朝文武同时笑了起来。</P>
这场仗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北京保卫战。</P>
如果吕大器败了,好不容易有些稳定的南方将再次乱作一团。</P>
其实崇祯早就猜到了凤阳之战的结果。</P>
凤阳之战理论上是不会败的。</P>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利益才是战争的根源。</P>
南京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会尽可能的配合吕大器,而不是给他拆台。</P>
因为吕大器兵败会让他们所有人的利益受损。</P>
勋贵也好,东林党也罢,他们的财富全都聚集在南京附近。</P>
兵败的结果就是李自成南下逼近南京,他们要么死守,要么逃跑。</P>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个结果。</P>
所以吕大器在出兵时内部意见出奇的统一,就是两个字:支持,支持,还是他妈的支持。</P>
但是接下来的战事就不好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