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罗刹(2 / 2)

他们并不知道吴三桂的真实想法,只知道此番出兵是收复故土。</P>

收复故土意味着他们可以重新回到宁远,拿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P>

想到这些,军中上下洋溢在激动的氛围之中。</P>

中军队伍的最前面,吴三桂的心腹大将高得捷向吴三桂拱手:“大人,末将记下了。”</P>

“嗯,”吴三桂点头,“切记,不要中了敌人诱敌深入的诡计!”</P>

“是,末将告辞!”高得劫转身离开,随后率领三千精锐冲向前方。</P>

他走后不久,谋士方光琛,大将胡国柱和夏国相催马来到吴三桂身旁:“总兵大人。”</P>

吴三桂点头,对着方光琛问道:“方兄,我已经在王永吉面前夸海口势必拿下宁远。现在大军出关,最迟五日后即可抵达宁远一带,方兄可有破城之策?”</P>

方光琛看着远方摇了摇头,“五日恐怕够呛啊!”</P>

“什么意思?”吴三桂一愣,“平辽大军有十三万之众,辽西走廊除了宁远之外无险可守,建奴敢沿途设阻?”</P>

“吴兄不要大意,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八旗兵擅长野战,他们不会让我军顺利穿过辽西走廊,兵临宁远城下的。”</P>

“那他们也只能阻挡一时,我军早晚还会兵临城下!”吴三桂强调。</P>

“吴兄切莫着急,兵临城下的时候再说吧!当务之急是步步为营,向前推进!”</P>

被方光琛摆了一道的吴三桂非常不爽,转头问胡国柱:“胡兄可有取宁远之策?”</P>

胡国柱摇头:“在不清楚建奴兵力部署的前提下,不敢乱说。”</P>

吴三桂不甘心,抱着最后的希望看向夏国相。</P>

结果对方也是这个态度。</P>

吴三桂没办法,只能指挥大军继续前进。</P>

......</P>

沈阳(盛京)。</P>

“六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崇政殿外有人喊道。</P>

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一个太监手举信件跑了进来,他瞅准福临的方向下跪道:“启禀皇上,宁远急递!”</P>

听闻急递两字,福临红润的小脸瞬间变得惨白。</P>

他下意识地看向两位辅政大臣:济尔哈朗和多铎。</P>

在“亲政”后,他按照自己母亲的意思任命济尔哈朗和多铎为辅政大臣。</P>

任命豪格为大将军。</P>

正红和镶红两旗起初并不同意,但是被济尔哈朗等三人联手摆平。</P>

济尔哈朗吩咐太监:“念。”</P>

“嗻!”太监撕开信封大声念道:“崇祯命平辽总督王永吉,率领辽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高第...等十三万步骑,三万水师,合兵十六万平辽!”</P>

“预计五月上旬出关!”</P>

听完急递的内容后,福临悬着的心终于死了。</P>

怕什么来什么...</P>

不等他表态,门外再次响起喊声:“瑷珲塘报!瑷珲塘报!”</P>

喊声中,另一个太监举着塘报跑到大殿下跪:“启禀皇上,瑷珲镇塘报!”</P>

“念!”福临强作镇定吩咐道。</P>

太监一边拆开信封,一边用唾沫润了润嗓子,“黑龙江畔的达斡尔首领巴尔达奇,向驻扎在瑷珲镇的八旗求援,说他们遭到数百罗刹袭击,死伤惨重。”</P>

“更可怕的是...这帮罗刹不但杀人,还吃...”太监的话戛然而止。</P>

这句话虽然只说了一半,但另一半的内容众人已经脑补了出来。</P>

别说未经人事的福临,就连屡次屠城,杀人如麻的多铎也不禁打了个寒颤。</P>

如果杀人代表残忍、心狠,那么吃...代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