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传闻(2 / 2)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2246 字 10个月前

“听说那一仗,就是他在最后关头,召来了三千鬼骑,十万大军都挡不住……”

老农说着,还左右看看,似乎大白天里说鬼,仍是让他有些担心。

我擦!

冯君侯脸色一青。

老农说起冯鬼王,脸上泛起些许忧虑之色:

“关中这些年来,常有传闻说此人最是心狠手辣,这等心狠之人主事关中,也不知是福是祸……”

冯君侯的脸色开始由青转黑:

“老人家,战阵上本就是你死我活,心狠手辣那也很正常吧?”

想了想,他又递过去一枚杏干,希望对方能嘴下留情。

老农把嘴里的杏干核嚼碎了,这才吐出来。

他重新把冯君侯递过来的杏干放进嘴里,又咂了咂嘴。

话闸子再一次被杏干打开了:

“郎君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我还从那些量地的小郎君嘴里听到了不少关于冯君侯的事情呢。”

“哦,那些小郎君又说了什么?”

“那些小郎君个个都说冯君侯是他们的师长。不但办了学堂教他们识字读书,而且还送他们去考茂才。”

“听他们说,他们家里原本也是种地的,现在一下子就成了官府中人。”

“你说,这等事情,需要多大的能耐?那个冯君侯若是能帮一个两个倒还罢了,居然是年年都能收数百个学生。”

“这得多大的花销?他就是铸钱都铸不了这么快吧?”

冯君侯嘴角抽了抽。

铸钱算个屁!

万一人家是印钱的呢?

能从战乱里活下来,又从关东迁到关西,仍能活蹦乱跳的老农,肯定是见识多广的,自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此时的他,根本没有注意到冯某人的脸色已经变黑了。

老农一副见过世面的模样,语重心长地说道:

“郎君啊,不瞒你说,早些年关东曾发生过一件大事,你定是没听说过。”

“什么大事?”

“早年那个魏国的皇帝,曾罢了不少人的官,还抓过不少人。你可知为何?”

“为何?”

“因为那些人都是只会吹嘘,不能干实事,说是要是让他们入了官府,只会空谈误事。”

老农说着,摇了摇头:

“所以听到那些小郎君把那位冯君侯说成是天下地上少见的英雄人物,我才担心啊!”

冯君侯有些意外:

“天下地上少见的英雄人物,这还不好么?”

老农继续摇头:

“郎君,你还年轻,这世间,哪有这等英雄人物?我看啊,他就是个爱吹嘘的,也不知道后头能不能办实事。”

“若是大汉丞相还在的话,那么说不定关中的百姓就能吃饱饭。”

“现在换了一个冯君侯,还能分田地给大伙,当然也算是不错了。以后的事,以后再看呗!”

这老头,才吃了两颗杏干,就啥话都说出来了。

本来想把手里的杏干全部送给他。

没想到说着说着,居然把冯君侯说得郁闷起来。

一气之下,他干脆把杏干包好,重新揣入怀里:

“老人家,听说大汉丞相就是葬在蓝田呢,你若是有心,有机会还不如前去祭拜一番,说不得就能遂了心愿呢?”

他本是说得赌气话,哪知老农跟着站起来,脸上竟有些许心动之色:

“咦,郎君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

想了想,他仿佛下定了决心:

“若是以后关中当真能像蜀中一样不知饥荒,我肯定是要去祭拜的。”

淦!

冯君侯不想再跟这个没见识的老头说话,转身离开。

“阿郎,我们现在要去哪?回府吗?”

回到官道上,张小四对着冯君侯张嘴就是喊阿郎,简直就是红果果的挑衅。

冯君侯确实是想回府,可是一看到面无表情的关将军,腿肚子就是一哆嗦:

“巡视耕种,岂能儿戏?派人回府上说一声,就说这两日我们不回去了。”

“那我们去哪?”

“蓝田!”

顺着灞水一直走,就能到达蓝田。

从前秦到前汉,蓝田从来都是关中驻军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前往武关的必经之路。

过了蓝田,连绵的山脉让道路开始变得崎岖。

而且武关也不能常年驻扎大军。

毕竟那里并不是开阔之地,只有当武关有警的时候,驻扎在蓝田的大军才会前去支援。

就算是武关有失,蓝田的大军也同样可以在这里阻挡进犯关中的敌人。

相比于关中,从武关到南阳不但要远得多,而且路途难行。

所以长安的魏军退出关中时,做了和司马懿同样的事情,把武关全部摧毁,然后这才撤军离开。

与潼关以整个高塬为阻不同,武关是处于两山之间,以河为阻。

此时的冯君侯,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在修复潼关的同时,修复武关。

所以此时的武关,根本就无人防守。

领军驻守在蓝田防备荆州方向的,是冯君侯特意从陇右调过来的句扶,同时又派了孟琰当他的副手。

得知冯君侯到来,两人连忙前来迎接:

“拜见君侯。”

“不须多礼。”

冯君侯翻身下马,没有进营寨,而是走到一处高地上,看向武关方向:

“荆州那边,有什么异常么?”

“回君侯,一切如旧。”

算了算时间,如果杨仪那狗东西当真是投敌,那他现在应该已经到荆州了。

“有什么消息,一定要及时回报。”

“诺。”

“算了,你们不用跟着了,我去看一下丞相。”

丞相的坟墓是在一个半山腰上,有一条山路直通那里。

山上有士卒守护,冯君侯在山脚下的道路旁,还看到了一些残留的祭品。

他不禁有些疑惑,召来守护的士卒,指了指地上的祭品问道:

“怎么回事?”

“禀君侯,这是有百姓私自前来祭祀,他们没有上山,只在山下祭拜了一番,我们也不好赶人。”

“都是些什么人?”

“大多是从汉中过来的商旅,说是在汉中在忠义祠祭拜三结义,现在到了关中就要拜丞相,求个平安。”

……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祭拜信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