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锋芒毕露(2 / 2)

蜀汉之庄稼汉 甲青 2931 字 10个月前

又有多少与江东大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更别说这里面还有荆州大族,以及校事府这条恶狗。

谁敢掀开这个盖子,谁几乎就要站在大吴主要政治势力的对立面。

陆逊真要有这个胆子和魄力,当年他就应该支持暨艳而不是劝诫。

他甚至不能阻止军头们洗劫襄阳城。

所以在这种场合下,对于荆州军头的某些心思,陆逊看得很清楚,但偏偏他又不能点破。

“你们校事府的人,就是这么喜欢诬毁他人,假罪朝臣么?”

面对秦博的质问,陆逊从容道:“吾何时说了要抗旨?既是陛下诏令,那吾自然会立刻回京。”

秦博这才松了一口气,指了指周围那些将士,问道:

“那他们又是何意?”

陆逊淡然一笑:

“军中诸将,虽略有鲁莽,但却也是识忠辨奸之辈,一时激愤,情有可原。”

校事府气焰滔天之时,陆逊尚且不惧,屡次上书,言校事之害。

而与他同心忧之,言之流涕的前太常潘浚,甚至欲诱吕壹而杀之。

这些年,校事府威势不再,犹有何惧?

只是蛰伏已久的校事府,这一回居然被陛下派出来传口谕。

这让陆逊本能就升起了警惕之心。

所以众将那些行为,未必没有他刻意纵容之。

一是为了打压校事府。

更重要的,他这次回建业以后,要借诸将的反应,再次向陛下进谏,言明校事乃士吏之仇,须紧勒而万不可纵之。

秦博见陆逊这般模样,再看看众将那戏谑而嘲笑的目光,知道自己继续呆在这里,只会自取其辱。

当下只得忍气吞声地说道:

“上大将军既然闻陛下诏令,还请尽快动身,前往建业才是。”

言毕,潦草地行了一礼,便一甩宽袖,转身欲走。

谁知走了两步,似是想起了什么事,又转过身:

“对了,博这里,还有一信,乃是汉国大司马写给上大将军的,请上大将军过目。”

“嗯?”

陆逊闻言,终于面露郑重之色。

示意让人把信接过来,陆逊拿到信,掂在手里,脸上的神情由郑重转为思索。

正想着汉国大司马为何给自己写信的时候,他忽然感觉到周围的气氛有些不大对劲。

抬起头,原来不少将领的目光都落在自己手里的这封信上。

陆逊略一皱眉,把信藏入袖中,问向秦博:

“汝如何得汉国大司马的信?”

这一回,秦博终于可以挺起胸膛:

“上大将军莫不是忘了,博前些日子,方从汉国归来?”

但见他的眉宇间,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意味:

“博不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是说服了大司马,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事情,而且还颇得大司马另眼相看,故而大司马这才让博转送信件。”

听到这个话,众将就是一阵轻微地骚动。

就算是不提冯大司马乃兴汉会会首,而兴汉会又与不少人的钱袋子有关系。

光是汉国大司马威震天下的大名,亦足以让这些人动容。

他们这一次,之所以能夺下襄阳,冯大司马领汉军在草桥关,吸引魏贼大部的注意,可谓有极大的关系。

更别说在去年这一场混战中,汉国大司马除了助大吴夺取襄阳。

还能在失了先机的情况下,不但带领汉军重新收复上党,甚至还能逼退司马懿,反夺魏贼函谷关等要地。

汉军兵锋之锐,在这一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不少世人眼中,这一战,同样体现出了冯大司马高超的用兵艺术。

因为这一战的统帅,就是冯大司马,有什么问题?

“嗤!”

上大将军自然是不会小看冯大司马,事实上,他从来就没有因为冯明文年纪轻轻就小看对方。

他这一声嗤笑,是对着秦博去的:

“冯大司马,乃汉国柱石,位高而权重,声隆而望尊,文武皆绝伦,世人不可企及,汝乃何徒?敢大言得冯大司马另眼相看?”

“是文章,还是武略,亦或者品性德行?汝有哪一样可称?”

上大将军好歹是书生出身,虽是领军多年,但刻在骨子里的书生意气,终是没有被磨灭。

独占天下八斗才气的冯大司马,对你这个小人另眼相看?

你在侮辱谁?

你这是在侮辱全天下的士子书生!

是可忍,孰不可忍!

众将一听,顿时也是反应过来,再次哄然大笑。

秦博被这个话堵得面红耳赤,羞忿得连手没有拱,便狼狈而逃。

身后笑声更响亮了。

羞走了秦博,陆逊又让诸将下去,待身边再无人,他的脸色,这才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他从袖里拿出冯大司马的信,没有立刻打开,而是用拇指在信上轻轻地滑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好一会,这才拆开信封,抽出信纸看了起来。

“上大将军勋鉴:……”

前面一番问候的话,自不必提。

“……合肥襄阳,一东一西,为吴之梏桎,今上大将军西取襄阳,其有意合肥乎?”

“若合肥不取,不日汉家将士将东进,吴将焉取徐青?”

“若将取之,永观吴国诸将帅,非上大将军亲往,难以攻取。”

“近日得闻上大将军不意合肥,意在上庸,此岂非弃丝绢而择葛麻?永窃为上大将军所不取。”

“况上庸之地者,汉中旧地是也,昔汉吴盟誓,约分天下,地界各有所定。”

“按盟,上庸之地当归汉,若将军取之,则坏旧盟,此可一而不可再。”

看到这里,陆逊的脸色一沉!

什么叫可一而不可再?

你们这是打算翻荆州旧帐?

“若是上大将军执意取之,永不敢与将军相争,唯有避之。但日后大汉将士擂鼓而平河北,顺攻幽州,易也。”

“望上大将军三思。”

看完之后,陆逊的脸色越发地阴沉。

但见他慢慢地把信纸捏起来,捏成一团,然后紧紧地团在手心。

最后,陆逊的嘴里,吐出几个字:“冯明文!”

你在威胁我?

怪不得陛下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召自己回建业。

陆逊感觉自己终于明白了。

只是很快,陆逊的目光渐渐变得凝重。

他抬起头,看向西北方,目光仿佛想要透过墙壁,投射到千里之外的长安。

他知道,这是冯明文对自己的示威:

天下没有白占的便宜。

去年你一封信,拿下了襄阳。

现在我一封信,要拿下上庸。

我就问你答不答应?

仿佛感受着手心信纸上那咄咄逼人的语气,陆逊握着的拳头捏得更紧了,青筋再次暴起。

良久之后,青筋又悄悄地消退了下去。

陆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这一口气吐出去,似乎也抽掉了身上的力气,一向以忍辱负重著称的他,跌坐在案旁,神情竟是有了一丝颓然。

以陆逊的涵养,冯永的信中言辞,就算是再怎么无礼,他都不会放在心上。

之所以如此失态,是因为他从这封信背后,看到了汉国那慑人的锋芒。

汉国君臣还很年轻,而且君明臣贤。

思及多年前,汉国费祎出使大吴,自己曾与之在车上谈起汉吴两国年青俊杰。(661章)

冯明文确实厉害,一人便可压江东诸多年青才俊。

但当时自己却是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大吴有明嫡。

明嫡终将为君,明文只能为臣,大吴将来未必不能压汉国一头。

可现在……

今日观昔日之自己,可笑啊可笑!

“上天当真幸刘氏耶?”

已是耳顺之年的陆逊,发出了一声无奈而长长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