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点心入宫(1 / 2)

我在大唐搞建设 拿着 1221 字 11个月前

郑文迟疑:“在下……”</P>

李茵和冯三喜目光灼灼。</P>

“……”郑文,额头怎么就冒出汗了?</P>

“在下就是想问问,李庄主的铺子缺算账的吗?我会算学。”</P>

“呀!”冯三喜惊呼,然后立马闭嘴。</P>

还会算学呢!</P>

李茵抓住郑文的双手,笑容亲切和蔼:“缺啊!您来的太及时了!”</P>

郑文,手哆嗦了。</P>

这个小娘子怎么回事儿啊?</P>

京城里寒门学子不少,住房贵,吃食也贵,好多人熬不住都回乡了。</P>

他和一些同伴不想回去,便只能找个活计先养活自己。</P>

可干重活的不要弱书生,管账的人家都自己培养家仆,大户人家瞧不上只过了县试的,难啊!</P>

“你们一共多少人?”李茵喝水,郑文喝茶。</P>

“加上我一共24人。”</P>

“我女庄缺人教书,但要不了这么多。”李茵说的实话,女庄16岁之下的算上她也才19人。</P>

“不过,若是你们能帮庄子干些活计,庄子便给提供住宿还有晚上照明用具,吃食庄子不管。”</P>

李茵让冯三喜拿出几本书籍,递给郑文。</P>

“庄上有自己的教材,你们要按照这些来教。”</P>

郑文翻开《笠翁对韵》,跟着念了出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対海树……”</P>

念着念着,眼角就泛了红。</P>

“我当年要是能看这本书……”郑文站起身作了一揖:“李庄主,我可以不要钱,请您一定要让我把此书看完。”</P>

说罢,举起手:“在下发誓,绝不外传。”</P>

“你放下这本,再看看别的。”</P>

郑文听话,翻起三百千,还有他之前就读过的四书五经。</P>

“人之初,性本善……”</P>

“李赵钱孙,周吴郑王……”</P>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P>

那四书五经也不同,竟然带插图和小故事,跟看画本似得!</P>

郑文哭了。</P>

他小时候要是能看到这些,哪还需要如此蹉跎岁月。</P>

“庄主大义。”郑文又起身鞠躬,人家愿意让他这样的穷书生看,还愿意提供免费住宿,就算给庄子种地累死,他也愿意。</P>

李茵微笑,开口便亲近了几分:“郑兄,庄子不养闲人,来我女庄的学子,定是不可能都去教书,每旬庄上会请诸位吃一顿肉食,但剩余时间,诸位得做些活计来换吃的。”</P>

“合该如此。”郑文颔首。</P>

白拿好处不干活的事儿,他做不来。</P>

郑文回去与同伴商量此事,一旁冯三喜将书籍收好。</P>

新开的铺子名叫六味斋,李茵打算用来专门卖庄上新出的东西。</P>

今日上了几种点心,除了之前的京果条,还有沙琪玛,蜜三刀,红豆饼,绿豆糕,鸡蛋卷,牛轧糖……</P>

后方货架上摆放着干腐竹。</P>

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城里住的人有钱!</P>

此时,御马监。</P>

“陈六子,陈六子!”苏青匆匆跑过来,喘不过气。</P>

“快!呼~快去西市,诶哟,快备马车跟咱去西市。”</P>

“苏公公(唐朝对太监称老公,这边就不沿用了),要买什么,这么着急?”陈六子动作麻利,牵出一辆二轮马车,先让苏青上去,自己再坐上。</P>

“嗨呀,本是王德公公想要买点六味斋的点心,不知怎么圣上晓得了,这不赶紧让我来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