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风靡长安(2 / 2)

我在大唐搞建设 拿着 1152 字 11个月前

他将带字的一面反扣在桌上,勾引着温振。</P>

温振又想看,又拉不下脸,最后还是忍不住,让人给尉迟宝琳上了一壶酒,又遣阿远去帮他收集糖葫芦包装的鹊桥仙。</P>

“哼,待会儿吾也会有整套签子,只不过现在想先观摩一下诗词罢了。”</P>

温振翻开桌上的签子,诵读:“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P>

他眼睛一亮:“好词,好词啊!”</P>

楼里的姑娘最喜欢这样的诗句,纷纷拿出纸笔来抄写,回头弄成小曲给唱出来,说不准便有恩客喜欢。</P>

这一日,女庄包装袋风靡了整个长安城。</P>

什么‘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衣带渐宽终不悔……’、‘愿君多采撷……’等等。</P>

偏偏包装上还不印完,总是半首半首的。</P>

有的贵族公子为了凑齐一套包装一致的袋子,花一两银子去买。</P>

太极宫。</P>

“陛下,陛下……”</P>

苏青匆匆忙忙跑过来,身后跟着一群太监,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堆东西。</P>

“市面上能找到的诗句,都凑齐了!凑不齐的,只能去找李庄主问。”</P>

“好,快拿来给朕瞧瞧!”李世民站起身,虽然这些诗词都没有标明作者,但他认为这就是义妹的手笔。</P>

义妹可是写出来三字经和笠翁对韵的!虽然义妹说那不是她作的,可他又没在别处听过,反正义妹的话他不信。</P>

若义妹是个男子……</P>

苏青将吃食分发下去,只留了包装。</P>

李世民一首首念下去,不住惊叹。</P>

不过李世民没有鉴赏太久,义妹说过,诗词不过小道,一百篇流传千古的诗句也不如发明一种利国利民的东西。</P>

一百个满章锦绣的官员也不如一个能帮助治下百姓吃饭穿衣的里长。</P>

那些匠人大师和心系百姓的官员,才是国之根本。</P>

义妹明明如此才华,却偏偏……</P>

这便是朕的义妹啊!</P>

“王德,你看这种装食物的纸张。”李世民感受指下的触感。</P>

“回陛下,李庄主新开了一家造纸的作坊,使用的技术非比寻常,恐怕会对现在的市场产生不小冲击。”</P>

言下之意是,有人要跳脚了。</P>

之前李茵一直避着那些人的,比如白糖,比如茶叶限量,比如明明能生产更好的锦缎,能生产的更快,却一直都是庄里自己在用,从不外售。</P>

即便如此,暗中窥探的也不少。</P>

李世民沉思,对王德道:“明日早朝后,朕要去庄上一趟。”</P>

他明日要在庄上留下千牛卫百人,还要问问义妹的打算,然后好按下那些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