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干了这碗鸡汤,踏踏实实卖命(1 / 2)

我在大唐搞建设 拿着 1213 字 11个月前

天边青光显现,照破初晓晨辉,街边叫卖声不绝于耳,郑文浸着凉意醒来。</P>

今早吃汤面,为了照顾郑文这个客人,王老头特地给人卧了俩荷包蛋。</P>

“王掌柜,你晓得城中哪里招工吗?”</P>

郑文将其中一个蛋夹给王老头的孙儿,这才吃起另一个。</P>

“郑夫子可是要找什么类型的活计?”</P>

“就类似工厂做工那样。”郑文想要亲自进去瞧一瞧,可又怕自己陷进去传不出消息。</P>

王老头吸溜着面,心底儿叹气:“郑夫子,厂子都停工了。”</P>

“全都停了啊?”</P>

“嗯……”王老头道:“叫老头子好好想一想。”</P>

“阿翁,清水……”</P>

“吃你饭,瞎叫嚷甚!”老头大儿瞪了一眼小子,嘴上没个把门。</P>

孩子吓到了,当即闭嘴。</P>

饭桌上瞬间静默,郑文晓得人家当地人知道的多,但又不能强迫人家说出来,明哲保身的道理谁都懂。</P>

吃饱饭,小孩去了学堂,汉子去馆子里忙活,大小娘子们在家织绢帛。</P>

“郑夫子。”</P>

老头招呼郑文:“咸阳离京城不远,有什么风吹草动谁能不晓得呢?”</P>

郑文心凉了半截。</P>

合着他们这些人刚行动,咸阳这边的人就收到消息了。</P>

那可不是怎么调查都没用?</P>

“郑夫子,要么先回去过个中秋?或者叫老头给你找个教书的活计?”</P>

王老头笑着看向郑文。</P>

郑文瞧着对方,思索了一番:“王掌柜,那就麻烦您帮我找个教书的活计了。”</P>

“那成。”</P>

王老头笑道:“我们这城里有一大户,姓刘,刘家是近十年敞亮起来的,家主正想要找个学子来教书。郑夫子,您可是过了县试的人,厉害得很呢!”</P>

“馆子里有些招牌,经常会做了给刘家送去,我也经常去京城,您若是有什么要的,也能帮您买来。”</P>

“这感情好。”郑文眉头舒展。</P>

万事开头难,中间难,结尾也难,但迈出第一步就是好事儿。</P>

咸阳这边认识郑文的不多,但听过名字的不少,为了以防万一,郑文化名为‘文观耳’前去拜访。</P>

离此处七里地远,段鑫抓着布包跟着一粗脸大汉走着,那大汉身后还有不少百姓。</P>

根据身旁百姓的话判断,他们如今正顺着清水向鄠县那边走,两县交界处多是荒郊野岭,到了鄠县再往南便有一处山曰牛首。</P>

鄠县不如咸阳发展的好,县中有钱人家都在咸阳置办了房产。</P>

一众人停在岸边,领头的大汉开口:“一会儿会有大船驶来,我就带你上船去,大家伙儿都放心吧,跟着我们东家做事儿,保准赚大钱!”</P>

下头的百姓被忽悠地找不到北。</P>

“连大船都有!”</P>

“真吓唬人,这一艘大船得不少银钱吧?”</P>

“东家可真有钱啊……”</P>

段鑫满腹疑问,他瞧了瞧岸边的众人,又低头瞧了瞧清水。</P>

“管事……这是逆水吧?”</P>

逆水行舟不是不行,只是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照那汉子的说法,他们这一行人是要往鄠县那边走的。</P>

听得此言,那汉子脸一虎:“逆水也能行船!”</P>

“只要咱大家伙儿齐心协力,一定能划到地方。”</P>

半个时辰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