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之下‘庇佑’的百姓数以万计,大家租借他们的田地,为他们提供香蜡纸钱,还有各种……义妹口中的佛门周边。”</P>
“这许许多多的东西,尤其是那些所谓开光之物,购买者多为富庶人家。”</P>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是在用富人的钱财养活穷困百姓们。</P>
打死佛教,那些靠施粥、义诊、靠卖香油钱过活的百姓必定拼命反对。</P>
还有无数租借田地的农民。</P>
在佛门庇佑下,他们只需交给佛门一些‘礼佛’钱便可。</P>
可若佛门倒下,田地变成自己的,免不了又要被地主吞并,他们将会再次颠沛流离,这谁不怕?</P>
“和平演变。”李茵呷了口茶水。</P>
“兄长,一切的根源就在土地与穷困。”</P>
汉人从来没有特别癫狂的信仰,除非搞传销,如今百姓信佛,不过是因为佛教对自己有好处。</P>
大家都过的苦,那便要找心理安慰。</P>
佛门能叫我吃饱,那我就是最忠实的信徒。</P>
若是有人开始觉着信你和不信你都过得一样,信你还要花大价钱去供养你。</P>
几年后,不信你的人家攒钱买了大房子,而信你的只留了无数的香火,那九成普通人便会改口了。</P>
“小妹听闻有村中人将永业田献给寺庙,以求人生顺遂,兄长以为如何?”</P>
李世民自是知晓这般作为,且还见过不少例子。</P>
他理所当然道:“疯魔。”</P>
“兄长此言差矣。”</P>
李茵笑道:“若我如今被高门大户逼迫,其要我交出家中永业良田,我不交便是要被强取豪夺。”</P>
“恰巧周边有一寺庙建立,其高僧言与我‘且将田地献予佛门,有我佛庇佑,不仅无赋税,也无人敢觊觎此良田,你放心耕种,待麦苗成熟只需捐些许香火钱便可’,兄长可愿献田?”</P>
李世民皱眉:“献了,田就不是我的了。”</P>
“可不献,田现在就不是你的,而是高门大户的,人家还不一定给你耕种。”</P>
“若是碰上个身份地位高的还好,不用交赋税,只交高额租金,可若遇见个刚起家的地主,交的可就多了。”</P>
小李庄变成女庄前,作为一方大地主,交税尤其少,并且不用严格遵循租庸调制,毕竟没有哪家大地主亲自去劳役的。</P>
庄上一直都是交够该交的粮食和布匹,再添些钱财。</P>
而如今她想打破权贵阶级的免税政策,必定不能留下任何把柄。</P>
故而女庄主动多交了不少税。</P>
有她这个特立独行的存在,李世民在不知不觉中便对不用交税的那群人产生了些许不满……</P>
“兄长可以算算每年流失了多少能够税收的良田,再过个一二十年,还有田税收吗?”</P>
户口没有统计全,隋朝还有900万户人,如今就剩下300万户,这是开玩笑!</P>
隐藏人口比名册上的还多。</P>
加上本就免税的达官贵人,将近四成人口不用给国库交税,换句话来讲,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人拿走了国家的四成税。</P>
表面上是在减少百姓们的压力,可国库无钱,只能想尽其他办法压榨百姓。</P>
比如离大谱的捉钱令使。</P>
三千万贯的年税收就是块遮羞布,谁晓得是怎么来的?说不得是世家瞧老李可怜……</P>
这么下来,不怪世家地主手中土地越来越多。</P>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揉了揉太阳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