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到达杭州(2 / 2)

然后所有人就像没吃过饭一样,开始在桌子上面疯狂的扫荡起来。</P>

掌柜的在柜台后面看的冷汗直冒,几个小二围绕着几个桌子来回转,一会儿这个要喝水,一会儿那个要加饭。</P>

一顿饭吃了快一个小时才吃完,把几个小二的腿都忙断了,这会正靠在柱子上喘着粗气呢。</P>

马周过来结账“掌柜的,你算一下多少钱,这些饭,加上马料,加上我们要住三天,一共多少钱”</P>

掌柜的开始拿出他那算筹开始计算起来,好半天才算好笑道“这位客人,这三天的食宿加起来共需要花费两百五十三贯,后面给你抹点,收个两百五十贯就行”</P>

马周问道“你这里,收不收纸币?”</P>

掌柜的道“是那个蓝田县伯的纸币吗,我只收他的”</P>

马周点点头,从怀里掏出来一把纸币,数出来两百五十张递给他“你数数看看对不对吧”</P>

掌柜的点了两遍,确认都是真的一后,又拿出五张递了回去道“纸币比铜钱值钱,按照铜钱的比例,这五贯是退给你的,祝你在杭州玩的愉快”</P>

众人吃完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大家都准备休息了,在床上住的这几天实在是太折磨人了。</P>

马周同样是这样,他结完帐就跑去自己房间了,躺在床上倒头就睡着了。</P>

马周一直睡到了第二天中午才起来,出去的时候牛三已经在门口守着了,牛三为了防止再次发生那种事,也是对马周寸步不离了。</P>

马周经过上次的事情以后也是学会了,出门去哪都带着他们。</P>

马周没有忘记莫离临走的时候交代他的任务,每到一个地方就考察当地的经济,作物,产品等东西。</P>

杭州以出产丝绸出名的,这边的丝绸已经演化出来好多个品种了。</P>

马周带着牛三几人往中心去,码头那边虽然也很热闹,但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在那里有卖。</P>

几人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这是马周在别的地方看不见的,别的地方最好的也就是拿一些碎石子铺成的路,最奢侈的就是莫离铺的水泥路了。</P>

沿着青石板路一直往前走,因为刚好赶上了雨季,江南的烟雨朦胧也是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滋味。</P>

路过的行人也都不像别的地方的人,这里的人基本都是穿着良好的衣服,最次的都是麻布衣服。</P>

这些行人的脸色也都是很好,没有那种面黄肌瘦的感觉。</P>

这边的房子建筑基本都是尖顶房子,屋檐伸出来很长,落在屋檐上的雨,汇聚成一条晶莹的细线慢慢的往下流。</P>

屋檐下面是一些零散的商户在摆摊,他们普遍都是挑着担子,在担子里放上他们需要卖的物情。</P>

马周撑着伞,走到了一个老汉那里“老伯,你这里的织锦怎么卖。”</P>

这个老汉坐在一块青石台阶上,听到有人询问,连忙拿起一块介绍道“大人你看,这可是脓家婆妹亲手织的”</P>

马周拿过来放手里看,其实他听不太懂这个老汉的方言,不过他看的懂他手里的这块织锦,这个上面绣了一个鸟,马周没有见过,应该是这边的特产吧,这个鸟嘴巴是红的,头上有一嘬黄色的毛,整体呈现出来青绿色。</P>

马周笑道“这块织锦确实很好,看得出来织这个方法人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上面的鸟惟妙惟肖的,仿佛要从这块织锦中跃出来一样。”</P>

老头听到别人夸他的织锦好看,也是咧嘴笑了起来,露出了他为数不多的几颗牙齿。</P>

马周道“这块织锦多少钱?”</P>

老汉伸出五根手指头“大人,只需要五贯钱”</P>

马周感叹道“杭州的物价还真是高啊,五贯钱都够一家人吃一个月的粮食了,只能在这里买这一小块布,老伯能不能便宜些?”</P>

老头道“大人应该是初次来杭州吧,那就少二十文吧”</P>

马周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几张纸币“老伯,你这里收纸币不”</P>

老伯点点头“收,不过我要看看你是不是拿的假的”</P>

马周递给了他一张,老头仔细端详了半天道“大人,你这纸币可是限量版的啊,你这编号都是顺的,一看大人就是有本事的人,我做主再给你便宜二十文”</P>

马周也没有占这人便宜,就还是按照原价结算的。</P>

马周把那块织锦和找的零钱都收到怀里,就又出发了。</P>

马周感到很奇怪的事情,这边出来工作的基本都是些年纪大的人,基本很少看见那些青壮年,而且现在也不是农忙的时候啊,奇怪了。</P>

几人逛了半天也有些累了,就找到一家酒楼吃饭。</P>

这边靠近海基本都是吃的鱼,而且是只有煮的鱼。</P>

马周他们是北方人,习惯了吃面食,来到这边以后,天天都是米饭。</P>

现在店里客人很少,马周叫掌柜的过来一起吃饭,掌柜的觉得也没啥事就过来陪他们吃点。</P>

小二给每人都倒满了酒,马周道“掌柜的,我有些好奇,为何我在大街上没有看见年轻人”</P>

掌柜的笑道“你说这个啊,这些年轻人都去了长安打工去了,去年的时候还可以看见很多年轻人,现在基本很少看见了”</P>

马周好奇道“这又是何说法?在杭州不好吗?”</P>

掌柜的摇摇头道“大人,一看你就是锦衣玉食的人,不了解我们这些穷苦百姓,我们杭州这边田地基本都被那些世家给弄走了,老百姓想找个活路,只能卖卖那些丝绸制品”</P>

掌柜的喝了一口酒继续道“而且,这些丝绸也不是谁想卖就能卖的,你要有本钱来买这些丝绸自己加工之后卖”</P>

“其实年轻人基本也是去年才去长安打工的,那些年轻人又没有田地又没有钱,整体都是在街上闲逛游手好闲的,说起怎么去长安打工的这可就有说法了”</P>

“其实啊,这个事情我知道的很清楚,起因就是有一个叫狗剩的码头搬运工,他那天听到几个商人说,长安莫离莫大人的工坊急缺人,而且待遇极好,现在正在四处招人,那条件开的他都心动了”</P>

“狗剩偷听到以后,一咬牙就拿出了这些年攒的钱,买了张去长安的船票,他很幸运,因为经常在码头做搬运工,很有力气,被莫大人的制盐工厂给看上了,招收他当正式员工”</P>

“他在工厂里兢兢业业的干了好几个月,一直到去年年底,他们工厂放假了,放了一个月,而且每个人都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你知道一个月多少吗,二十贯啊,整整二十贯,我这个破饭店,一个月累死累活的估计也差不多这么多”</P>

“然后狗剩就把所有的钱,全部兑换成了纸币随身带着,他在工厂里包吃包住还包穿的,他也花不了几个钱,就把钱全攒了下来,等他回家以后,那些和他玩的人都傻了,看着这个穿着丝绸,面色白净的狗剩,他们都认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