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品站淘宝,
郭大炮真找到不少好东西。
他侄子也帮着挑出一堆线装书。
郭大炮自己挑的,全部收入空间,侄子挑的,他挑挑拣拣,其实放在旁边的时候,也偷偷收入了空间,就这样,最后手里只剩下几本。
比如辞海、大清书局出的清版资治通鉴等等。
拿去称重,
一共花了六毛二。
原本郭大炮今天只打算在侄子这看看就完了,可今天的淘宝收获这么多好东西,他兴致一下子就起来了,京城又好多家废品收购站,现在在他眼里都成了宝藏。
今天都转到不现实,
东城区有三家废品收购站,
说的是大站,
那种小的开在街道的收购点还不算。
大站物资才多,
郭大炮骑车来到第二家废品回收站,
这里没有熟人,
那就正常走程序,有专门负责卖东西的,郭大炮领了条,自己就在废品堆里挑拣起来。
在废铜堆里,
郭大炮看到一大堆铜钱,而且是好大一堆,全都锈迹斑斑,他随便抓了一把,
清朝的占绝大多数,唐宋的也有,还有一些清末的铜币和民国铜币,
就要是拿到现代,最少十块钱一个,可在这里,就是废铜价格,而且收购站还不愿意要,因为锈太多,很多还沾的土,给炼铜单位人家也不愿意要。
郭大炮也没要,
没必要,
他现在看不上这点小钱了。
随便找一本好书,
就比这堆铜钱价值高。
再次来到废纸堆,郭大炮挑选起来。
线装书,
连环画,
老版电影画报,
民国书籍,
废弃的信笺,上面甚至还有邮票,这可是好东西,如果能淘到一张好邮票价值不菲。
在废旧木材堆里,
郭大炮也看到一些好东西,
一些废旧家具,
这些家具都已经被拆成了木料,有些原先就是紫檀黄花梨家具,简直是暴殄天物,可惜了。
这一趟,
郭大炮淘到不少宝贝。
直到傍晚郭大炮才回家。
“大炮哥你回来了。”
秦京茹正在做饭。
“饭马上好,”
“我给你买了一身衣服,还有一双鞋,你试试看合身吗。”郭大炮从布兜里掏出几样东西。
秦京茹赶紧洗洗手过来,
褂子是普通的印花布,领子处带一点小碎花,裤子颜色是浅白色,皮鞋就是正常的小皮鞋,带一点小高跟,大概二厘米的样子。
秦京茹看后喜欢的不得了,
“哎呀,这褂子真好看,这裤子也好看,这皮鞋要不少钱吧,谢谢你大炮哥。”
秦京茹抱着郭大炮亲了脸一口。
郭大炮心里微微升起一点愧疚感,
其实这些衣服,
并不是他买的,
而是娄晓娥原先的旧衣服,
他抄娄家时,把娄家抄了个干干净净,娄晓娥衣服好几柜子,也全被郭大炮收了。
娄晓娥和秦京茹的身高体型都差不多。
两人都是一米六三身高,体重一百挂零。
脚的大小也都一样,
娄晓娥的衣服,秦京茹正好穿。
娄晓娥的衣服,很多都只穿过一两次,然后洗好熨烫好放在衣柜里,现在拿出来和新的没区别。
郭大炮从空间挑选了一套拿出来。
要不然也是浪费,
“你喜欢就好。”
“喜欢喜欢,这么好的衣服哪能不喜欢呢。”
秦京茹试衣服鞋子,
特别合身,
试好后秦京茹又把衣服脱下来,
“就穿着吧,还换什么?”
“有事的时候再穿。”
说完把衣服放到柜子里,继续去做饭。
郭大炮来到厨房,道:
“我让咱侄子家旺通知老家那边,下周日咱们回老家一趟,和家里人见个面吃顿饭,到时候去坟上磕个头,在认认家里的亲戚。”
“行,我也想见见他们。”秦京茹笑着道。
上坟磕了头,见大炮哥家人,
这对秦京茹来说是对她身份的认可,老传统很讲究这个,秦京茹自然愿意。
吃过饭,
天色还没完全黑,
郭大炮就在院里忙碌起来,
他之前说的鸡笼子还没弄呢,现在正好空闲,秦京茹搬着凳子坐在旁边看着,郭大炮需要什么,她就搭把手递递东西。
好多邻居经过,
都过来打声招呼问问,
“他一大爷,这是要弄什么啊?”
“三大妈,叫什么一大爷,您还是叫我大炮就行,我不是弄来两只下蛋鸡吗,准备弄个鸡舍,两只鸡住着也宽敞点。”
“大炮就是手巧,什么都会做。”三大妈奉承了一句。
于莉没事,
站在旁边一边和秦京茹说话,一边看郭大炮做东西。
郭大炮做得鸡舍其实很简单,
弄四根两米长的大竹篙当主梁,四边用细一些的竹篙固定出框架,在大竹筒上插满竹条,留一定间隙,只要鸡跑不出来就行。
当中要留一个小门,用来抓鸡掏蛋。鸡笼子下面放些草弄个窝,利于母鸡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