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平幽州之战(十一)收降(2 / 2)

“好!本将军就答应你们,给你们五天的粮食。你们就驻扎在易京前面,不准随意调动、转移……”</P>

“还有,你们必须向士兵告知,这粮食是我们提供的,五日后将投靠我们。”徐庶又突然插话。</P>

“这是为何?”严纲有些不解。</P>

“你不这么说,能阻止士兵逃跑吗?别五天后只剩下四千兵了。”徐庶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要给士兵希望,让他们不会产生逃跑的想法。当然,他还有一层意思没说,那就是示好这些士兵,万一严纲和单经反悔的话,这支军队究竟有多少人愿意听他们俩的命令,那就不好说了。</P>

“好!一言为定!”</P>

商量好之后,赵云当即从粮仓中调拨一百石石粮食及其他的食品,够严纲和单经吃上个十天八天了。两人还是小小地激动了一下,赶紧按约定大肆宣传,说这是对面的右北平军给的,五天后就投靠过去,成为右北平军。士兵自然有疑问,为何不是现在投靠呢?两人也随便解释一番。</P>

五天很快就过去了,严纲和单经派往涿县的人回来了,两人的家眷活得好好的。不仅如此,田楷、公孙犯和邹丹的家眷都安然无恙。</P>

得到消息后,两人就没有了忧虑,带着军队正式投靠刘鑫。赵云接受了两人的投靠,然后先剥夺两人的兵权,将两人留在易京,却派人把六千军队送往右北平。</P>

严纲和单经有些不解。夺他们兵权他明白,刚刚投降,他们肯定不能再带原来的军队。可为什么要把这六千军队送走呢?总不至于连这些小兵也怀疑吧?</P>

“赵将军,这……此前我和单将军率大多数兵力攻易县,才让袁绍轻易得了渤海和平原,如此袁绍兵力损失极小,他必会重兵攻打这易京。”</P>

“将军在易京只有不到一万五兵力,虽易京之城坚固,但万一袁绍率四五万兵前来,数倍于易京兵力,岂不危矣?将军为何不将那六千兵留在易京,以充实易京兵力?”</P>

“哈哈哈哈!两位将军对我军军制了不了解啊!”赵云还是耐心地解释:“我军士兵在征战前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且其兵器使用、战术战略已是独树一帜,与其他诸侯不同。你们这些士兵都是就地招募的,平日训练少,对我军的战术不理解,甚至连最基本的兵器都不会使用,如何能上战场?”</P>

赵云说的隐晦,严纲和单经似乎也听得明白,那就是你们俩带的这些士兵都是乌合之众。在右北平,这样的士兵连上战场的资格都没有。</P>

“怎么?两位将军不信?两位将军两次攻我易京,虽是我易京坚固,但亦是我军精锐,两战你们死亡万余,我军才损失不到千人。我龙啸军一万五将士,挡袁绍五万士兵,亦不畏惧。”</P>

“将军真是豪气冲天。”两人见识过龙啸军的战力,之前的担心反而烟消云散,也不再纠结士兵被带到右北平一事。</P>

“那不知我们该做些什么?”</P>

“你们先留在我军中,具体事宜嘛!”赵云也不知道让他们俩做什么:“刚才我说过了,我们右北平的军队编制和作战方式,和你们以往所认识完全不同,所以我无法为你们派遣去做具体的事宜。你们先熟悉一下环境。再者,对于你们的安排,还得由我们将军决断。”</P>

听了赵云的解释,严纲和单经也不再追问。</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