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撤退,赵云松了口气,随即下令大军往东撤退,撤到了三十里之外,远离鲜卑军。然后,大军安营扎寨,休息一晚。天亮后快速行军,五天之后就到了五原郡九原城。</P>
赵云和徐庶查看了一下,九原城也没有多少汉人,但五原郡能看到一些汉人的踪影。只是九原城有些破败,若是驻军于此,恐怕需要重新驻城。</P>
两人商量了一番,便觉得先退兵回太原,补充粮草,重新规划一番。并州这些偏远地方的情况,已经远超赵云和徐庶的想象。</P>
原本两人以为只要占据城池驻守即可,就能慢慢治理地方。现在看来,朔方、五原、云中、定襄这些郡的城池几乎都已经破败,没法驻守。</P>
更何况,这些郡汉人太少,一个郡就只有一两万汉人。没有人口基础,根本就无法牢牢占据。</P>
回到晋阳后,赵云和徐庶向刘鑫写了封,提出在五原郡和朔方郡重新筑城,并各迁人口五万。</P>
……</P>
刘鑫驻军陈留一个月时间,太史慈率军平定了兖州余下未归附的各郡各县。刘鑫将这些郡县官员迁往别处,调自己的官员过来接管兖州。</P>
一个月后,兖州境内慢慢稳定了下来,他又下令让韩当进军下邳,同时让张合率龙腾军去攻占徐州位于淮水北岸的地区,并最终驻兵徐州治所下邳。</P>
三国之后的各个时代的战争都表明,守江必守淮是有道理的。所以,刘鑫先把淮水北岸的地区先给占了。</P>
在未来的南下时间里,龙腾军将在徐州补充兵力,进行休整。龙跃军自然就留在了陈留,在陈留进行休整。</P>
这时,刘鑫收到了赵云和徐庶的书信。对于两人提出在五原郡九原和朔方郡朔方县驻城一事,刘鑫和沮授商议了一下。最终,他只同意在五原郡九原县筑城,否决了在朔方郡朔方县筑城的提议。</P>
其原因是朔方县距离太原太远了,且靠近鲜卑和匈奴的地盘,恐怕会遭到鲜卑和匈奴的骚扰。龙啸军兵力有限,无法一边筑城一边打仗。</P>
待筑完九原之后,龙啸军北上,龙骧军西进,两军共同出兵,这兵力就充足了,足以消灭匈奴和鲜卑。刘鑫把他的意见写成信,派人送到晋阳,让赵云和徐庶执行。</P>
对于河东,龙吟军最近仍以打击盗贼为主,直到接到新的命令。</P>
安排好这些之后,刘鑫打算回一趟右北平,看看家里的妻子和孩子。不过,他这次决定走海路回去。回去之前,他仍有几件事情要做。</P>
为此,他率龙耀军先前往徐州下邳。陈留到下邳六百多里路,刘鑫骑兵行军,走了足足十二天时间,平均一天仅走了五十余里路,因为徐州地区水系较多,有些地方得绕路或临时搭桥过河。这使得他意识到,南下之战,骑兵的作用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