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完驻城之后,众人又回到室内,刘鑫开始向徐庶问计中原大战的事情。</P>
“子龙,元直,此次与曹操大战,我军已占尽优势,不过我仍不能掉以轻心。你说下一仗,我该如何打呢?”</P>
“大将军,龙啸军不参与中原的大战,对目前双方的态势不了解,不敢妄言!”在军中多年,徐庶沉稳了许多。</P>
刘鑫就把此次大战的过程,以及战后双方的态势大概说了一遍,徐庶听完后陷入了思考。</P>
思考过后,徐庶有了一定的想法:“其实,大将军是否过虑忧虑了,如今态势明朗,对我军十分有利。”</P>
“曹操目前真正占据的只有豫州和扬州的淮南郡。在徐州方向,淮南郡太守刘馥,此人据大将军所说,不过是个文人,我军大军一到,恐怕会立马倒戈,只是我军并不适宜占据淮南。”</P>
“哦?为何?”其实刘鑫也有些想法,但他仍想听听徐庶的意见。</P>
“若是攻占淮南,我军的势力范围与江东孙策接壤,孙策虽年轻,但在两三年的时间里,竟能占据江东三郡,其实力不容小觑。”</P>
“我军占据淮南,反倒促成曹操与孙策联合,对我军不利。当然,我军兵力强盛,即便曹操与孙策联合,我军也不畏惧。只是,单独面对曹操,我军更轻松。”</P>
“且我军的海军兵力不足,若太早与孙策交战,我军恐怕一时难以战胜,海军仍需养精蓄锐。”</P>
“至于刘馥,我大军兵临徐州,他势必很慌张,并担忧自己的命运,大将军不如派人说客出使淮南,强调我军不会攻打淮南,以安刘馥其心。他投不投靠,反而不重要。”</P>
刘鑫点了点头,他并不擅长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徐庶说得有理。</P>
“待大军休养结束后,将军可从陈留向许县进军,再以徐州兵力,向豫州谯郡方向进军,两军兵力,攻克许县已是绰绰有余。”</P>
“另外,河东兵力可渡过黄河,进军雒阳,攻克弘农、河南尹等地。切断豫州与凉州之间的联系,届时,凉州各诸侯必会脱离曹操,再度各自征伐。”</P>
“只是,曹操必不会坐以待毙,那你认为曹操会如何应对?”刘鑫又问。</P>
“徐州方向,我料曹操必会想办法促成与江东孙策的联合。”</P>
“只是孙策与我军的地盘没有接壤之处,怎么可能会与曹操联合,对付我军?”</P>
徐庶想了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以陛下的名义,授于孙策官职爵位,以诱惑孙策出兵,或陈以利害,告诉孙策,若淮南落于我军之手,孙策必不会作壁上观。”</P>
“大将军就算派使者去见刘馥,告诉他,我不染指淮南,想必他也不会相信,更别说孙策了。刘馥和孙策凭什么平白无故地相信我们呢?”</P>
刘鑫也陷入沉思,如若他占了淮南,与扬州接壤,肯定会耽误他攻打许县,这是他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可不管他占不占淮南,孙策多半仍会与他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