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馥一听到刘鑫的话,心里一阵舒坦,看来大将军还是比较欣赏他的。</P>
“惭愧!我扬州刺史之职已经被撤了,如今已是无官无职。”刘馥并不提他身上还有个大司农的官职,既然已经决定投靠刘鑫,那曹操封的官职自然就不能当了。</P>
“哈哈哈哈,你弃暗投明,又有一身本事,我必会重用,你无须担心。”刘鑫又想起一事来:“我听闻你修筑合肥,修建土坝,我倒是想听一下详情。”</P>
刘馥想了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维:“大将军,前年我奉朝廷之命任职扬州刺史,扬州为孙策所占,我只能在淮南建刺史部。到了淮南之后,我才知道寿春在袁术败亡之前,早就被袁术搞得乌烟瘴气。”</P>
“我欲重新收拢百姓、收复民心,也只能重新选个地方建刺史部。合肥靠近巢湖,又有旧城,在旧城之上扩建,也比较方便。另外,合肥距离寿春有两百里,袁术倒很少祸害合肥。因此,合肥有足够的人口。”</P>
“我便决定在合肥重新筑城,收拢了一些百姓,然而合肥在长江与淮水之间,我早年曾因战乱在淮南待过一段时间,深知江淮之地,一旦到夏秋之季,便会雨水增多,谓之为雨季。”</P>
“袁术占据淮南,从来不敢百姓死活,不修土坝防河水决堤,百姓年年遭殃。我于心不忍,就带着百姓在周边修筑了两道土坝,去年修好一道后,效果明显,夏秋水患少了。”</P>
“今年我便决定加修一条土坝,再保百姓平安,哪料这土坝只修了一半,司空……曹操就下调令把我调走,我心有不甘,请写奏疏表明心迹,想留在合肥继续把城和土坝修完。”</P>
“后来我被曹操重新任命的扬州刺史李整给驱出合肥。我才知道,曹操把淮南让给了孙策,孙策与袁术一样,好战而不顾民生,自然不会接着修土坝。看来,江淮百姓今年又得听天由命了。”</P>
刘鑫听了刘馥的话,心里也有些感动,这年代到处打仗,能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官员不多了。有了天灾人祸,大多数官员也只是干瞪眼看着,百姓也是硬挺过去。至于损失多少,那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P>
刘鑫说:“淮南已落入孙策手中,我军的首要敌人是曹操,而非孙策,所以我没有夺淮南的打算,合肥城和土坝之事,我帮不了你。”</P>
“但徐州大半已入我手中,淮水中下游,雨水多时,亦是会发生水灾,我徐州百姓,亦需要像你这样的官员,所以,我希望你能留在徐州为官,如何?”</P>
刘馥想了一下,便点了点头:“大将军厚爱,我亦感激不尽,原听凭大将军差遣。”事实上,他并没有选择的余地。</P>
“好!我任命你为徐州刺史,主管徐州诸事,尤其是水利,希望你多多费心。”</P>
“多谢大将军!”刘馥也没多想,便答应了下来。从扬州刺史到徐州刺史,他也不亏。</P>
随后,太史慈又把陈留人作乱之事告诉刘鑫,刘鑫顿时脸色阴沉,不高兴起来。在他的地盘里,至今为止,从未有豪族敢反对他,即便是士族林立的冀州,也不敢公然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