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字典一事,我早有耳闻,数年之前,大将军确曾召集十几个文人来编撰,但数年无所得,后来这些文人都散了,想必已是半途而废,陛下无需花太多心思在上面。”</P>
“司空,并非如此。”温恢听到曹操把字典贬得一文不值,心里不爽,随即又面向刘协,反驳起来:“我主以蔡伯喈为主编,编撰字典已有数年,确实有一些人因各种原因退出。”</P>
“其原因是编撰时间过长,一些人临时有事,才不得已退出,但同样的,也不断有人加入。试想,《说文解字》仅八千余字,许大家就编了二十多年,《大汉字典》内容是《说文解字》的百倍以上,这时间自然就长了。”</P>
“我主此次派臣前来,还希望能把此事告知……”突然,温恢觉得身后有一股凉意,他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一下曹操。</P>
只见曹操脸色阴沉,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温恢吓了一跳,顿时明白自己已激怒了曹操,正徘徊在作死的边缘。</P>
“咳……咳……我主让臣把这字典先交由陛下看一下,他日编完了,再把完整版带给陛下。”</P>
温恢匆忙就结束了自己的话,倒是让人觉得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P>
刘协却并不打算结束这个话题:“那你所带来的这部分,一共收录了多少字?”</P>
“约摸三百字左右,陛下放心,若是编撰完了,我主必会先交由陛下过目。”</P>
刘协听了,有点意犹未尽,还想说着什么,他的眼角无意中瞥过曹操的脸,心中一惊,这才没有接着问。</P>
随后,他又接着看礼单上的书名,其中一本书叫《报纸合订本》,又问:“温爱卿,这《报纸合订本》是什么书?”</P>
温恢只好回答:“报纸是我主在右北平出版的一种书,这书是固定每旬日出一本,其内容主要是右北平发生的一些事情,有人专门将其记录下来,发于这报纸之上。这合订本就是把几个月出的报纸装订成一本。”</P>
听温恢所说,这报纸似乎更像杂志。其实,温恢也只是看过几次报纸,但不了解具体情况。报纸以前只在土垠城发行,最近才扩展到右北平,而他长期在外任职,很少回右北平。</P>
在场之人无不好奇,怎么还有人专门记录本地发生的事情。</P>
刘协更是好奇:“这……究竟会记录什么事情呢?”</P>
幸好温恢也看过几期报纸,肚子里还有点料,于是就回答:“比如咱们许都发生了什么事,陛下诞辰、陛下散财接济流民等,都可以记录下来出版。”</P>
“这些消息都发于报纸上,旬日一份,在大街上售卖,仅几钱一份,普通百姓也能购买。”</P>
“百姓也能购买?”</P>
“是的,若陛下有什么喜事,想与民同乐,只需发在报纸之上,顷刻间,整个许都的人都知道了。”</P>
“居然能如此?真是个好东西!”刘协很明显没有意识到这报纸所能起到的作用,却只是觉得很好玩:“那大将军给朕送来的报纸,也是幽州发生的事情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