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刘鑫的消息,荀攸和徐晃大吃一惊,知道自己上当了。尤其是荀攸,自诩才智过人,如今被孙策摆了一道,岂能不气?</P>
荀攸和徐晃很快就率军从汝阴出发,向亢龙县方向而去。两天以后,大军便到了亢龙县,却没有发现敌军的身影。</P>
两人派人在渡口附近查访,据报,在七八天前确实有一支部队,从淮南郡渡过淮水,进入谯郡境内,但至今未见返回。</P>
两人又派出大量斥候,在附近各个方向进行搜索,三天之后,终于有人回报。五天前曾有一支部队从谯郡向汝南方向行军。</P>
徐晃和荀攸又是震惊,因为五天前正是他们从汝南向谯郡行军的时间。也就是,如果这支军队的确是孙策的军队的话,龙腾军可能和孙策军曾擦肩而过。</P>
可是,孙策军为何往汝南方向去呢?荀攸做主,将龙腾军骑兵一分二,留徐晃驻军龙亢,防范孙策大军出现。他自率五千军,往汝南汝阴方向而去,查探那支从谯郡到汝南方向的军队究竟是不是孙策的军队?</P>
两天之后,荀攸率军回到汝阴,很快就知道情况,果然是孙策军。他又率军一路追击,一直追到淮水北岸,才知道孙策军已经渡过淮水。荀攸明白自己被孙策给耍了,气得直跳脚。</P>
原来,孙策早就做了周密的计划。他先是率军渡过淮水,向谯城方向而去,又故意泄露消息,称两万大军,实则只有一万军队。</P>
他设计骗过刘鑫的斥候,率军在距离谯城两百里路的地方,驻扎了几天时间。孙策探到刘鑫派出骑兵搜索附近,他立即率军回撤。</P>
眼看要到亢龙县时,孙策收到消息,汝阴方向的敌军出兵了。他早就派斥候在汝阴蹲点,监视龙腾军,看到龙腾军有出发的迹象,斥候快马到淮水,坐船而下。</P>
龙腾军骑兵速度虽快,仍赶不上孙策的斥候走水路。孙策得知这个消息后,与周瑜商量一下,便采纳周瑜的意见,不去亢龙县,反向汝阴方向而去。</P>
如果孙策仍率军去亢龙的话,未必能及时过河,因为龙腾军所率是骑兵,速度更快,可能会在渡口处将其截住。</P>
荀攸和徐晃急着赶路,不等斥候探得消息,大军已经前行。如此一来,孙策军和龙腾军真的是擦肩而过,向相反的方向而去。</P>
几天后,荀攸和徐晃才探到孙策军的消息。荀攸率军返回汝阴,只是为时已晚,孙策已率军渡过了淮水,回寿春去了。</P>
没办法,荀攸只好传消息给徐晃,让徐晃将亢龙县渡口的军队撤回了汝阴。为了防范孙策再一次渡过淮水,两人又率军临近淮水北岸附近驻扎下来,并定期派人沿着淮水北岸巡逻。</P>
其巡逻范围从寿春一带一直到亢龙县。荀攸相信,只要孙策大军想渡过淮水,他必会知道。</P>
话说刘鑫又折腾了十几天后,陆陆续续收到各方的消息,下邳安全,孙策已经从汝阴一带渡过淮水,回寿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