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所谓的明路是献城投降,那你就白费口舌了,你还是回去吧!我们是不会投降的!”</P>
沮授可不会轻易就退去:“两人可别把话说得太早!今大将军率十几万大军南下,曹操已难以阻挡,谯城被我数万大军围困已有数月。许县来的援军已是损失殆尽,许县亦兵力空虚,无兵可援。”</P>
“曹操费尽心思与孙策结盟,结果为孙策所骗,孙策只不过带了一万大军进入谯郡装装样子,却不敢与我军交战,而又撤退寿春。谯城已是孤立无援,迟早被我军攻破。”</P>
“据我所知,两位非曹操亲信之人,李通你乃江夏人,与曹操素无往来,在汝南一带割据一方,只不过畏惧曹操在豫州的权势,才投靠了曹操。”</P>
“满宠你乃兖州人,因朝廷之命,前来汝南为官,两人才一起镇守汝南。满宠你的家乡都已为我军占据,难道你不为家乡父老考虑吗?”</P>
“两位与夏侯惇和曹休不同,既非曹操嫡系,何必为曹家效死力呢?不如两位投效大将军,我必在大将军面前为两位美言几句,为两位请功,两人也至少也保住了这荣华富贵,是吧?”</P>
“哈哈哈哈!”满宠笑了起来:“沮授,今日你恐怕要白费口舌了,我本为一名小吏,是曹司空看中了我的才能,才提拔于我,曹司空对我有提携之恩,且我乃忠义之人,既随了司空,岂又能改投他人呢?”</P>
李通也接过话:“不错!我李通初时不过汝南一土匪,幸得司空接纳,方有今日成就,司空待我赤诚,我又岂会背叛司空?今日你们攻城,我效死力便是,若城破了,我唯死而已!”</P>
“二人何必冥顽不灵呢?须知,识时务者,方为俊杰,这天下迟早归大将军。你们如若现在投靠,还有立功的机会,否则城破之时,大将军反治了你们的罪,届时就没有挽回的机会了。”</P>
“二位可知刘延、毛玠二人?去年战时被我军俘虏,死活不肯投降,大将军将其发配到乐浪去了,乐浪距此四千余里,城破之时,你们也会过去,与毛玠在乐浪相会,这辈子都无法回来了,恐怕是生不如死呀!”</P>
“你若是坚持抵抗,万一惹怒了大将军,大将军还可能会将你们俩满门抄斩!我好言相劝,还希望你们俩慎重考虑。”</P>
满宠和李通听了,微微一颤,莫非乐浪那么恐怖?</P>
李通有点不敢再和沮授谈下去,又大喝一声:“沮授,你休要妖言惑众,你赶紧离开,否则我就下令射箭了……士兵,准备!”</P>
沮授看到李通似乎动真格,赶紧撤了回来。</P>
“看来这两个家伙还真打算坚守这谯城!”</P>
“未必!”沮授说:“你我当众来城下劝降,两人都是要脸的人,自然不可能当众投降!他们当众拒绝,也不表明心里也拒绝。”</P>
“军师说的是!”太史慈呵呵起来,稍有骨气的人,都不会当面投降:“可如今我们该怎么办?”</P>
“你不必担心,大将军早有安排,再射些劝降信到城里,指明投降的好处,想必他们必会有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