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也不惧,率军出城,让士兵列阵于城下。看到刘鑫在等他,他招了一下手,让典韦随他一起过去。刘鑫看到曹操和典韦前来,就起身相迎。待曹操坐下后,刘鑫为其倒酒,两人开始聊了起来。</P>
“曹司空倒是勇气可嘉,敢只身来此,与我对饮。”如果刘鑫此时下令攻击,曹操有可能回不去了,甚至会命丧于此。</P>
“大将军乃有信誉之人,既然摆酒相邀,自然不会有企图,否则又如何取信于他人?”</P>
“司空倒是看得起我,若是利益可见,我倒真有可能做出失信之事。”</P>
曹操一愣,在这个讲究信誉的时代,敢如此直言,他反倒有些佩服刘鑫。</P>
“那大将军认为,此时杀了我,会又多大利益呢?”</P>
“哈哈哈哈,我实无杀司空之意,且我大军进军许都,许都迟早会落入我手,我又何必急于一时?”</P>
刘鑫虽没直接回答曹操的问题,但其隐含的意思便是,他并不急于夺许昌。如此一来,现在冒着失信的风险去杀曹操,就显得没必要了。</P>
“为何大将军不急于攻占许昌呢?”</P>
“司空可曾听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P>
“不曾听闻!大将军倒是博学!”或许曹操以为刘鑫是从古书里面看到的,这表明刘鑫读书比他多,他是真心佩服。刘鑫打仗都么厉害了,还那么博学,还让不让别人活了。</P>
“一句民间俗语而已,司空高高在上,是以不知,我注重民生,常与百姓打交道,自然就知道这些俗语。”</P>
曹操显然不愿意再接着谈这个话题,于是重新细细打量了刘鑫一番。他发现刘鑫的变化还挺大的,早不是当年他所见过的刘鑫。</P>
“遥想当年,大将军年纪未满二十,亦是一腔热血,南下中原解救陛下。我亦是一心想救陛下,才于陈留起兵。如今一晃就过去了将近十年,你我都变了不少。”</P>
都说老人喜欢感想过去,曹操今年才四十多岁,还不算太老,却跟刘鑫说起以前的事情。</P>
“当年我血气方刚,千里奔波,来到虎牢关下,却发现各路诸侯只为争权夺利,无救陛下之心,心里不愤。”</P>
“是呀!唯有大将军追董卓到潼关,还救了我一命,赠我战马两千,当时我战败,已是潦倒,还是靠大将军的两千匹马重新崛起的。说起来,我还从未亲自向大将军表达谢意!”曹操向刘鑫抱拳施礼。</P>
刘鑫摆了摆手:“当年之事,就不要去提了!”</P>
然而,曹操知道自己即将败亡,这话唠一打开,全是讲过去的事情,还一边说着,一边感慨,刘鑫慢慢地就变得了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