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刘鑫一说起曹操之后,典韦就红了眼圈,似乎想哭出来,他赶紧就闭上了嘴巴。等了一会儿后,看到典韦心情平复,他又接着说:“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只是希望你能来我军队效力!”</P>
典韦想了一下,才回答:“司空之死,我亦不怪大将军,只是效力一事,我近日心情难复,暂不能答应,还望大将军谅解。”</P>
刘鑫看到典韦的表情,也知这不是一个好的时机,只要典韦对他有好感,日后有的是机会。</P>
于是,他不再坚持,便让典韦回去,等几个月再说。</P>
与荀彧、夏侯渊、刘晔和典韦交谈之后,刘鑫又陆陆续续找陈群、于禁、董昭、史涣、程昱、钟繇、张既、张绣、夏侯惇等交谈一番,花了整整两天时间。</P>
在他的劝说下,大多数都表示愿意为其效力。有些人虽是拒绝,却留有余地,想来只是一时想不开,将来多半还是愿意投效的。只有少数几个人直接拒绝了,例如程昱就以淡泊名利为由拒绝。</P>
程昱对曹操死忠,能力强,做事又不择手段,刘鑫对他也是不喜,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回乡。至于其余愿意投效之人,刘鑫都各有安排。</P>
另外,在下面各郡县为官之人,刘鑫也让刘协下道旨意,让他们尽快表明态度。如不愿意投效的,应尽快辞官滚蛋。如愿意投效的,应表明态度。如若不表明态度的,他将派大军去征讨。</P>
……</P>
几天之后,刘协按照刘鑫,下旨任命贾诩为司空,杨彪为太尉,荀彧为司徒。旨意一下,朝臣哗然。另外,陛下也下旨对曹操及家人的处理,曹操得以厚葬。</P>
又过了几天,刘协再次下旨,宣布一些新的任命,朝中众臣的官职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新人进入朝廷中,例如国渊被任命为尚书令,左伯、邴原等刘鑫的亲信也进入朝中为官。</P>
几个主力军的将领、军师、司马等都各有任命。另外,刘协还下旨封了些侯爵,以前封的亭侯,都提为乡侯,同时增加封了一些亭侯和关内侯。当然,这些得了封侯的绝大多数都是刘鑫的人。</P>
曹操的旧臣中部分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升迁。升迁最少的就是朝廷那帮臣子,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平级调任或仍任原职。</P>
如此一调整,三公中虽只有一个是刘鑫的人,但九卿有四个是他的亲信。</P>
然而不经朝会商议,刘鑫独断专行,直接让刘协发布任命,朝中一些大臣大为不满。只是,刘鑫刚入许都,兵力又强盛,朝臣不敢轻易忤逆。</P>
……</P>
任命结束后,刘协下旨,准备上朝。上次朝会时,曹操死了,朝会被中止了。</P>
很快朝会如期而至,这是刘鑫进入许都后第一次朝会,众臣也在猜想,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P>
朝堂之上有百来名官员,仍是以原来的朝廷官员为主,刘鑫自己任命的亲信官员,都在右北平或其他各地,还没能及时赶过来。他只能以几个主力军的将军、司马等军中之人上朝,来充实自己的力量。</P>
刘协站在上面,看着下面的众臣,真是百感交集。他当皇帝也有十年了,下面的官员总是换了一拨又一拨,换得他都不认识几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