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看到杨彪和贾诩都没说话,心里纳闷:你们俩是什么态度呀?我要怎么配合呀?无奈之下,他只能看着荀彧。以前在朝堂上众臣吵架时,都是由荀彧来引导的。</P>
荀彧看到刘协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把他看得发毛,他心里不由地恼火起来,心想:陛下,今时不同往日,我已做不了主,你看我也没用。</P>
刘协仍是看着荀彧,心里似乎有哀求之意。荀彧突然长叹一口气,又觉得刘协有些可怜。他终于站了出来:“陛下,大将军之功,乃天下人所见,若朝廷不提封赏,寒天下人之心。朝廷必权威不在,何以服众?”</P>
“士人对朝廷不服,不愿意为朝廷出力,将士亦对朝廷不服,不愿意征战,百姓亦对朝廷不服,不愿意为朝廷耕种,如此,朝廷名存实亡。”</P>
“重开相府,有违祖制,但先汉高祖皇帝之时,本就有丞相之位,此亦是祖制,两百余年前,朝廷不再置丞相之位,这才是违了祖制。”</P>
“今日,陛下重开相府,乃纠正两百余年前所犯之错,恢复了先汉高祖时的祖制。此乃大善之事,因此,臣认为朝廷当重开相府。”</P>
荀彧的话一说出来,众臣一片愕然。如果是贾诩说这番话,那肯定就没人奇怪了。一些老臣认为,荀彧能当上这个司徒,不过是刘鑫平衡三派势力而已。</P>
早在曹操在时,荀彧就曾对朝廷一帮老臣挺好的,甚至因此与曹操闹别扭。想不到,刘鑫入主许都,荀彧却怂了。</P>
“臣附议!”</P>
“臣也附议!”</P>
荀彧代表的是曹操的一些旧臣,他开了口支持,一些官员立马站出来附议。这些人也明白自己将改弦更张,以后都是刘鑫的人,只是都是降臣,顾忌太多,不敢主动。有荀彧带头开口,他们就不怕了。</P>
一时间,朝堂之上,支持重开相府的大臣突然多了起来。</P>
这时,刘鑫看到众臣商讨得差不多了,就站出来向刘协行礼:“陛下,臣有些话要说。”</P>
“哦,大将军请说吧!”</P>
听到刘鑫要讲话,朝堂上众臣纷纷闭上嘴巴,都竖起耳朵,想仔细听刘鑫会说些什么。</P>
“臣征战沙场十余年,平定数州之地,然皆是手下将士之功,臣只是随军督战而已,不敢提功劳。”</P>
“臣十七八岁时,因黄巾贼起,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臣不忍我大汉至此,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救大汉于水深火热之中,能平定天下战乱,让百姓安居乐业。”</P>
“为此,臣招募士兵,延请勇猛之将,击破乌丸、匈奴、鲜卑、高句丽等异族,并征讨作乱一方的公孙度、公孙瓒、袁绍、曹操,得已进入许都,如今大汉领土已有一半战乱平息,大汉光复指日可待,臣亦欣喜。”</P>
“臣的志向是光复大汉,让天下太平,如今只是达成了一半,臣不敢懈怠,将会继续征战天下,平定南方之地,使我大汉重归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