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三位久在疆场,知敌人就在对面,可肆意杀敌,京城看着平静,敌人却藏于暗处,让人看不见摸不着。”</P>
“这是何意?”赵云皱起眉头来。</P>
徐庶便明白了过来:“想是丞相主持朝政,一些官员不服,在暗中闹事?丞相当以雷霆手段,处置这些人,岂能任由他们闹事?”</P>
“就是,我大军在外征战,若后方有变故,必会影响到前线,这不得不防呀!”</P>
贾诩看到赵云和徐庶有些着急,突然笑了起来:“两位请息怒,丞相掌朝政以来,一切都安稳得很,不会影响到前线的。闹事之人,也总是有的,但他们翻不起浪花来,不足为患!”</P>
“昨日之事,乃陛下自作主张,陛下年纪尚幼,思想单纯,倒也没什么,只是他这么一表露心思,一些臣子就会趁势作乱。丞相让我坐镇都城,不是养老的,我岂会容忍他们胡来?”</P>
“我就是故意让一些人蠢蠢欲动,我好逮住他们的把柄,将其一网打尽,然后再从幽、冀两州提拔官员,等过段时间,就没人闹事了。”</P>
徐庶哈哈大笑:“还是贾军师明智!有贾军师在,都城稳如泰山。”</P>
“总之,你们回洛阳,那才是休养,你们三人要做的便是吃喝玩乐,丞相说了,为人处世,当劳逸结合,你们驻守边境,那是劳,回到洛阳,那是逸。”</P>
“对了,忘了告诉你们,田国让,田元皓等人最晚也就十天八天就到洛阳了,你们到洛阳的消息我也派人传到丞相那边,丞相战事一了,必会回都城。”</P>
虽然半年前刚见过,赵云等人仍是很高兴。</P>
“对了,你们三人在洛阳有什么打算?”</P>
“我回家乡!”</P>
“我们俩就在洛阳访友度日。”</P>
徐庶是颍川人,距离洛阳几百里路,多年没回家乡,就想回家看一下。赵云和文丑家都在土垠城,还没搬过来,只能天天拜访好友度日。</P>
……</P>
这天,赵云无聊得很,就打算去大汉书局,看一下有没有什么书买。</P>
左伯的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搬到洛阳后,规模再一次扩大,不少人都到书局出书,徐干如今也是忙得很。刘鑫下过命令,任何书籍,都必须通过大汉书局来出版,不得私下印刷。</P>
不过,刘鑫也早有交代,关于百姓民生的书籍,一定要优先出版,优先印刷。</P>
赵云也是个好读书之人,他不好诗词经学,却喜好各类民生用书。他带兵在外,时常碰到各种民生问题,便觉得自己要懂得多,才能解决战时的各种事宜。</P>
以前在军中,他都是自己花钱,派人到右北平把所有出版的书籍各买几本,不仅自己看,还让手下各将领都看。</P>
后来,刘鑫也觉得军中将士确实有必要多看书,就特意安排让大汉书局定期把出版的书都送几份到各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