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士兵有的在战船上使用弩箭射向对方,有的企图登上对方的战船,与对方厮杀,并夺取对方的战船。有的驾驶船只,企图撞击对方的战船,将其战船击毁。有的则跳下水中,想凿穿对方的战船船底。</P>
大战了一个时辰,战场形势仍是均衡。鲁肃心想,周瑜果然了得,在弓弩和战船不利的情况下,仍能与龙傲军打了个不分秋色。他看到无法取胜,便下令收兵。周瑜看到鲁肃先撤退,自己又不能取胜,也只能下令收兵。</P>
此后,连续两天时间,鲁肃都没再攻打芜湖,但周瑜不敢掉以轻心。</P>
此刻,周瑜伫立于芜湖港,看向长江,一名老将站在他的旁边,正是黄盖。</P>
“鲁子敬有大才,这一仗可不轻松。”</P>
“周将军征战数年,想那鲁肃不过入军中两三年时间,如何能与周将军相提并论,周将军必能破敌。”</P>
周瑜不理会黄盖的马屁,摇了摇头:“此是恶战,久战对我军有利,敌军近期恐怕会猛攻,我们得谨慎行事。”</P>
黄盖点了点头,却不再说话。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周将军,这江上吹的是东南风,我军顺风,不如用火攻,以稻草柴火放置于船上点燃,船便顺风流向敌军方向,如此便能烧到敌军。”</P>
长江之上,一般春夏之季,吹的是东南风,秋冬之季吹的是西北风。此时正是夏季,吹的是东南风,濡须口更是在芜湖的西北面,双方交战时,扬州水军顺风。不过,不顺水,但江面平缓,水流速缓慢,影响不大。</P>
得黄盖提醒,周瑜突然醒悟过来,他嘴里喃喃着:“火攻……火攻……”而后,他又摇了摇头:“如今江上,视野良好,我军如此操作,恐怕敌军会发现。除非……除非是凌晨出击,如此敌军看不清,我们才有机会火攻。”</P>
周瑜越想越觉得火攻是可行的。</P>
“可是,火攻的话,敌军的船只仍然可以调头而走,光靠风力,火船也不可能追击敌军,敌军受损必不会大。相反,火船也会把我军给挡住了,我军不能冲杀敌军。”</P>
“嗯,周将军说的是,看来,这火攻还是有缺陷,若是敌军的船能绑在一起,那多好。”</P>
黄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也知道,敌军战船好好的,干嘛非得绑在一起?如果船只都绑在一起,在水中就不灵活,还如何冲锋陷阵?</P>
扬州水军中也有楼船这样的大船,但主要用于运送士兵,不是冲锋陷阵。大船在江上可没小船操作灵活。</P>
周瑜却不理黄盖,继续低头沉吟:“虽是有缺陷,但仍可以使用,我们再派斥候查探一下濡须口及附近的地形。”他有了些想法,但又不确定,于是就让斥候先去查探消息。</P>
两天之后,斥候有了回报,周瑜细听了一下,心中大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