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攻丹阳之战(二十二)孙策的选择(1 / 2)

孙策夜袭龙吟军,得手后撤回宛陵时,已是上午。他战了一夜,就不参与白天的大战,而是留在城头上督战。</P>

宛陵城下的战场,双方形势均衡,他也松了口气。蒋钦率军撤退时,也没有汇报战果,所以他并不知道其他战场的情况,直到张合让人把孙辅的尸体送过来。</P>

孙策看到孙辅的尸体,悲愤填膺,随后又抚着孙辅的尸体泣不成声。他数了一下,他已经战死了五个堂兄弟了,分别是孙河、孙贲、孙暠、孙瑜和孙辅。</P>

大战了一天,军队疲惫,张合让大军休息了几天时间,荀攸来找他。</P>

“将军,夹击我们的军队,恐怕是从芜湖调过来的,其虽被我军击退,但仍躲在附近,我军需加强戒备才是。”</P>

“军师放心,我定会注意,岂能让敌军一再偷袭?”</P>

“另外还有两点。一是孙策从芜湖调兵而来,支援宛陵,芜湖兵力就空虚了。只是,芜湖能出这么多兵力,则表示龙傲军在濡须口的战事不利。”</P>

荀攸并不知道周瑜火烧濡须口,且芜湖出兵救援宛陵,也本在他的意料之内。从当日大战的规模来看,芜湖出动的兵力上万。芜湖无所顾忌地出兵,也说明濡须口的战事不利。</P>

张合点了点头,濡须口怎么样他也管不着。</P>

“二是,我军攻打宛陵已超过四个月,宛陵城内估计粮草不多了,孙策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坚守宛陵,那么他需要运送粮食过来;二是放弃宛陵,选择突围。”</P>

“当然,这两个选择,不管孙策采取了哪个措施,对我军都是有利了。他若坚守,我军就强行攻破宛陵,他若突围,则我军亦占据宛陵。”</P>

“一旦宛陵得手,芜湖必会撤兵,我军就在江南牢牢占据要点,渡江也不难了。宛陵乃战略要地,北上可攻秣陵,东进到具区,沿具区而北上,可攻无锡,进而绕具区攻吴县,沿具区南下,可攻乌程、富春,甚至进入会稽。”</P>

具区就是江浙一带的太湖,是扬州吴郡和会稽郡的屏障。</P>

“那军师认为孙策会怎么做?”</P>

“孙策此人,野心勃勃,又擅长征战,以他的性格,我以为困守宛陵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以为他会选择突围。若其突围,其突围方向仍是东面和北面,所以将军应尽快派人给龙吟军文远将军传个话,让他谨防孙策逃跑。”</P>

“孙策若逃了,多半会去乌程重新驻防,我大军只要渡江没问题,这算是大势已定了,孙策覆没在即。只是,在此之前,将军当慎之又慎,不能让孙策有任何偷袭的机会。”</P>

张合听了,点了点头,随后,他让人去给张辽告知一下最近的战况。</P>

……</P>

话说张辽因霹雳车便毁,一时没及时调整,浪费了一天时间,没能和张合同时攻城。事后,他才知道龙腾军与扬州军大战于北门。</P>

他心里郁闷得很,次日便发动了进攻,夏侯惇和廖化两人负责率军冲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