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年纪已有五十多了,早已不问世事,只过着清淡的日子。得知刘鑫相召,他心中既疑惑又畏惧。</P>
“拜见丞相!”</P>
“杨先生免礼。”刘鑫让他就座:“当年袁术欲称帝,听闻先生曾仗义执言。”</P>
“那是数年之前的事情了,今我不过是一介平民,不知丞相相召,有何要事?”杨弘显然不想聊起旧事,他更想知道刘鑫为何要见他。</P>
“先生勿忧,我将先生召来,确有一事,袁术败亡之后,其部将雷薄、陈兰两人,曾裹挟百姓近万,藏于皖城北面七八十里路处的灊山中,时常出来掳掠地方,想必先生也知道吧?”</P>
原来,龙耀军跟着刘鑫,久在皖城,差不多半年没开战了。偏偏许褚和典韦都是好战分子,手里都痒起来,隔三差五来找刘鑫,问什么时候可以上战场。</P>
刘鑫想了一下,就想让许褚和典韦率军,前往灊山,消灭占山为王的雷薄、陈兰等人。在此之前,他便想见一下这个杨弘,了解一下雷薄、陈兰两人的情况。</P>
“我与雷薄、陈兰没有交往,两人占据灊山之事,我虽知道,但了解不多。”</P>
刘鑫看出杨弘语气中有些许不耐烦,想必是普通百姓的生活过久了,不想参与这些俗事。</P>
“雷薄、陈兰二人,占山为王,掳掠百姓,使百姓不安,今庐江已日益稳定,我不会允许他们作乱一方,势必要清剿他们。先生居于皖城,想必也不想看到皖城附近有土匪吧?”</P>
“我今日相召,只想了解两人的一些情况,以便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应对此事。”</P>
杨弘想了想:“雷薄、陈兰二人,乃袁术旧将,袁术亡后,曹操占据寿春,两人便带着一些人出逃南下,当时我与张勋在先,雷薄、陈兰在后,庐江太守刘勋抓了我和张勋。”</P>
“雷薄、陈兰得知此事,怕刘勋故伎重演,也抓他们两人,才无奈占了灊山,以为根基。只是山中生活困苦,才不得已下山掳掠。后来,他们又裹挟了一些百姓,居于山中,又找荒地开荒种田,以养活自己。”</P>
“丞相,我与两人相识,知两人非恶人,当初只是无路可走,才被迫占了灊山,两人以往确曾掳掠一方,近年已收敛了许多。”</P>
“若丞相想清剿他们,还庐江一个安定,无须动刀兵,只须派人说之以降,承诺赦免两人之罪,安置好居于山中的百姓,两人必会出山投降。”</P>
“哦!这么简单?这条件不高,那不妨先生替我跑一趟,如何?”</P>
“这……”杨弘心里不大情愿,他年纪大了,也不想当官,自然也无意为刘鑫效力。</P>
“先生并非为我,乃是为庐江百姓,还请不要推辞!”</P>
“好吧!”杨弘不敢拒绝,只好答应了下来。</P>
随后,刘鑫让许褚、典韦率五千军前往灊山,杨弘随行。若是雷薄和陈兰不答应投降,龙耀军就进山清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