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俭仿佛归来的王者,面向众人,接着他朝着长孙无忌拱拱手:“臣想问司空大人,诸位大人,蜀王的功绩,怎么就不配册封秦王了?”</P>
“蜀王发明了镇国神器,使我大唐底气十足,压根就不怕任何国家和势力。”</P>
“蜀王筹建了邮政,解决了无数难民吃饭的问题,让国家政令通畅,物资调运便捷,这次粮食危机,足够体现这邮政的优点了……”</P>
“蜀王改良了造纸术,让纸张便宜的如同树叶,蜀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速度提高百倍千倍,蜀王发明了报纸,让天下人都快速获知朝廷政令。”</P>
“让全天下的人都有书读,这是造福于人类的大功劳了,足以传颂千秋,吾辈读书人,都该感谢他,后代子孙,更不该忘记他……”</P>
“这难道不是功劳?”</P>
“蜀王不惧世家豪族的蛮横无礼,让他们乖乖交出地方权柄,还权于朝廷,还田与百姓,平定荥阳之乱,让陇西李氏忠于陛下,忠于朝廷……”</P>
“这些难道不算功绩,对朝廷毫无用处吗?”</P>
“哼,这些就不说了,他是皇子,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P>
“但蜀王为人和蔼,尊老爱幼……”</P>
众人马上嘴角抽抽,唐俭大人,你说这话的时候,良心不会痛吗?</P>
但唐俭良心压根不会痛,继续说道:“最主要是有孝心,他人远在前线,还不忘让王妃经常去探望太上皇,去给皇后和陛下请安,时常挂念太上皇和陛下皇后。”</P>
“臣还听闻,蜀王给他刚刚诞下的妹妹,准备了数十套衣服,并且从小到大,都定制好了,说是妹妹今后的开销,他全部包了……”</P>
“如此德行,为何不配册封秦王?”</P>
“再说这次西征吐谷浑,诸位要知道,蜀王才十六岁,尔等十六岁还在干什么?”</P>
“请扪心自问,反正臣记得,臣十六岁时,还在苦读诗书……”</P>
“然而咱们的蜀王,却是指挥十六万大军,没用朝中一粒粮食,灭掉了吐谷浑,不相信可以问户部侍郎,蜀王用朝廷的一粒粮食了吗?”</P>
“在都陇西放着呢,马上就要运到关中了。”</P>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这些他们都竟然不知道,陛下……陛下这个坑逼。</P>
就连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是对视了一眼,这事他们也不知道。</P>
唐俭得意地说道:“据说此次是蜀王亲自冲锋陷阵,率领三百五十骑,深入吐谷浑腹地,攻城拔地,活捉了吐谷浑可汗的皇后以及几十位文臣贵族。”</P>
“而后,蜀王亲自杀进了吐谷浑王庭—伏俟城。”</P>
“此次共缴获牛羊数之不尽,大概估计,在五十万只左右。”</P>
“尤其是战马,那可是高原最优良的青鬃马,日行千里。”</P>
“如今可是我大唐的了,这将解决大唐今后缺乏高原战马的软肋,无惧它吐蕃……”</P>
“等蜀王缴获的物资抵达大唐,将会再次催生商业繁荣,那些人还想与朝廷作对,私屯粮食,这就是个笑话,天大的笑话……”</P>
唐俭滔滔不绝,说的唾沫横飞,仿佛再一次站在了敌国大营里,和敌方首领谈判的日子。</P>
“诸位,这就是诸位所说的不配吗?”</P>
“那臣要问了,谁配?”</P>
长孙无忌瞪大了眼球,心中一句连着一句喊卧槽。</P>
这个唐俭是真没看出来,今日这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要跟蜀王走一起啊!</P>
礼部尚书王珪,经过深思熟虑后,也站出来道:“陛下,臣也觉得蜀王配的上这个秦王的爵位。”</P>
“臣觉得吧,秦王这个爵位,它是尊贵,但也没有诸位说的那么恐怖,什么朝堂稳定,什么江山稳固,皇子内斗,这都是臆想……”</P>
“陛下又没给蜀王军权,更没有给蜀王中枢的权柄,只是一个爵位而已。”</P>
“陛下,臣以为,诸位大人太过于担忧了。”</P>
众人:“……”</P>
朝堂陷入了死寂。</P>
房玄龄赶紧又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此刻册封蜀王为时尚早,不如等他归来,按照军功,再册封他也不迟,如今咱们该想办法处置明日的粮食危机问题。”</P>
“陛下,这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P>
河间郡王李孝恭也躬身道:“陛下,房仆射所言极是,当下应当是解决粮食危机问题。”</P>
其他人见房玄龄给双方都寻了台阶,马上借坡下驴,躬身道:“陛下,当以国事为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