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孟婆(18)(1 / 2)

李录没认出她。</P>

越娘听着他的祝福,又想起刚才他看自己波澜不惊的目光。</P>

没认出来也正常。</P>

她虽然没见过上次使用过的身体的具体模样。</P>

但想想也不会出现撞脸的可能。</P>

那是她从等亡池里随手捞出来的,即将死亡的凡人。</P>

而她现在这副身体又是实打实好好活着的,此前也没有任何病痛。</P>

就算十年前,这身体也不过十岁,而她那时的身体都是成人了。</P>

绝不会是同一个人。</P>

李录不认识她是应该的。</P>

越娘如是想。</P>

这场家宴无疑是无趣极了。</P>

越娘终于明白,人间的百姓为什么这么看重阖家团圆,枝繁叶茂。</P>

从南国皇室家族来看,的确重要。</P>

不然,就像现在这样,人丁单薄,冷场不断。</P>

亲兄弟之间,几乎没有可以回忆的温馨岁月,也没有可以说的家常。</P>

说什么呢。</P>

说政事,有她在可能不方便。</P>

说家长里短。</P>

不合适。</P>

按常理说,这个年纪,聚会一般聊家里孩子多些。</P>

可他俩,一个没有,一个不亲。</P>

李燚应该是身体的缘故,没有出席这场家宴。毕竟昨夜被放了那么多血,恢复也需要时间。</P>

但李录却好像满不在意。</P>

李录和李燚父子两个,分别这么多年。可以说,还不如李览这个心存恶意的伯父对孩子了解得多。</P>

说到这个,越娘就觉得匪夷所思。</P>

看李录的样子,是真的不知道李燚在京中遭遇的一切。</P>

因为他对皇上虽然有些疏离,但可以看出是因为长年没有见面的原因。</P>

对于兄长的尊敬是做足了的。</P>

也就是说,他不曾听说过一丁点皇上对其儿子的虐待。</P>

但是这不太合乎常理。</P>

其一,除非李录十年间一次没有联系过自己的儿子。</P>

唯有这个可能,他才不会发现李燚的困境。</P>

但可能吗?</P>

这是他唯一的儿子,甚至说是这代皇室的唯一正统血脉。</P>

就算再不喜欢,也绝不可能做到完全不闻不问。</P>

越娘不太相信这个可能。</P>

因为从她与李录相处的那几日里,他表现出来的善良不是假的。</P>

为了朋友一诺,就愿意耗费十年青春应诺的人,会对自己的儿子如此冷漠?</P>

她不相信。</P>

但若是关心,怎会一次都没有发现过异样呢。</P>

是因为李燚隐瞒了吗?</P>

一个孩子,向自己的父亲隐瞒自己的苦难。</P>

好像也不应该。</P>

其二,南国君主李览封锁消息,一手遮天。</P>

这个倒是有可能。</P>

他是皇帝,换个信件的小事,不是不能做到。</P>

因此,极有可能是皇帝从中作梗,隐瞒真相。而李录粗糙惯了,或许是对兄长的绝对放心,又或者是对自己儿子的忽视。</P>

就这样,双方促成了一个孩子的悲剧。</P>

宴席很快结束。</P>

越娘借口还未适应南国生活,要早日回去休息,先他们一步离开。</P>

走在路上,她在想现在要如何找寻到他们对曹语收下手的时机和方式。</P>

毕竟,她现在和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走捷径的能力。</P>

再加上,她的致幻药也没了。</P>

眼下,是真的要靠自己赤手空拳,单打独斗了。</P>

怎么办呢。</P>

今晚,再趁夜色干票大的?</P>

曹语收与李燚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