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再起波澜(1 / 2)

开篇激战1860 琳琅岁玥 1142 字 11个月前

由陈济方主持的《清日会订台事专约》,可算是近代以来,大清国对外签订的,头一份不对等条约了。</P>

《专约》的主要内容包括:</P>

第一,日本承认琉球国久为华夏属国。台湾则固为华夏国土。因此日本此番寻衅台南,实属无理之举,曲在日方。日本愿认错,道歉。</P>

第二,此番为平台事,清国动用军资、抚恤等耗费巨数,需由日本承担偿付。计海关银一百万两,本利分五年付清,年利以每百抽五计算。</P>

第三,此番台事中,日军有数千被俘,全赖清国地方悉心照料,方得还国。日本为答谢,需给付清国地方开销,计海关银三十万两,年内偿清。</P>

第四,日本全境向中原人开放通商、游历、生活。中原船舰亦可自由停靠日港。将双方旧约中,共享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权和最惠国待遇,改为中原独享。</P>

等等。</P>

而在陈济方眼中,《清日会订台事专约》的内容,其实并不算太苛刻。</P>

这主要是担心若再加码,日本怕就承担不住了。现下就把它压死了,总还是弊大于利。</P>

再有,日本的赔款,大部分还是要交户部的。所以勒索再重,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P>

因此,在大久保利通等人的再三央求下,陈济方也就做了顺水人情,把价码降低至此了。</P>

饶是如此,朝廷里的人,见到此约文字时,也都是惊得张大了嘴巴。大清与洋人交涉三十年来,这是终于见到回头钱儿了。</P>

而日本那边,虽然肉疼得很。但能以这般收场,还算比他们预料的要好一些,大久保利通也终究没白忙活一场。</P>

至于《琉日条约》,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P>

首先,基于《清日会订台事专约》,日本承认琉球国久为华夏属国。琉球与日本,自古两立,本无关联。而日本侵占琉球多年,是为无理。</P>

其次,既然无理,日本自当放弃对琉球的全部主张,包括奄美诸岛。两国从此以横当与大宝岛之间中线划界,其北为日本,其南为琉球。</P>

再次,日本对琉球的各项侵占,从此全部撤除。日本为长年侵害之行径,向琉球致歉,并付一百万英镑作补偿,分十年结清本息,年息按五分计算。</P>

最后,此约既订,琉日两国永不相干。若日本欲求建交等事,可寻琉球总办署、外务司,商谈办理,不得另取他途。</P>

在同治十三年时,一百万英镑,约合三百三十余万两海关银。而且过去很多年来,都没有过太大浮动。也没人料到,几年后银价将会大跌。</P>

虽说这些钱财,并不能抵偿几代琉球人受到的迫害,但能从此摆脱日本人的魔爪,才是真的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激动。</P>

当消息传回后,琉球举国欢庆。就连向来沉默喜静的琉球王尚泰,都高兴得在王殿中载歌载舞。</P>

这两份条约,也很快就都得到各家的批准。</P>

择日,于上海,陈济方代表大清,大久保利通代表日本,琉球则由马兼才和陈胜为代表,各行画押用印。条约签订生效。</P>

随后陈济方大手一挥,命将在此前俘获的日军军舰,在拆除武装后,悉数还给了日本。</P>

但俘获的商船就没这说法了,而是全部转交给东和航业,用以抵作战时征用其船只的费用。</P>

大久保利通对陈济方主动返还日本军舰,表示感谢。随后道别,离开上海,返回了日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