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其中瑟里皮斯基中将指挥的第10军,已经通过了满洲里进入东北,预计再有月余就能部署到前线。</P>
而由中将冯?比尔德林男爵统帅的第17军,也已越过了最难通行的贝加尔湖路段。</P>
库洛帕特金想象着,等到这两支生力军到达后,他手中的战力就能达到与华夏第一集团军相当的水准,届时就可以与对手进行最后的决战。</P>
因此眼下坚持到理想时刻的到来,也就成为他最首要的目标。</P>
所以他在军队的部署上,只在南线的牛庄和海城一带,放置了一些零散部队负责防御,约有7,000多兵力。</P>
借着把32,000人的第4军放在了辽阳的正面,并称其有根据战况变化随时南进增援牛庄的职责——当然这只是说给自己人听的。</P>
私下里,他却告诉第4军的军长扎鲁巴耶夫中将,一旦遭到华夏军队的大举进攻,就可以适时向奉天方向进行有序的退却。</P>
另外,19,000人的第2军,被库洛帕特金摆在了新民一线,用于保护整个战线的侧后方安全。</P>
当前最有战斗力的第1军,拥有36,000兵力,则被当作了总预备队,置于奉天的西南。</P>
库洛帕特金的布阵,不出意外的遭到了阿列克塞耶夫批评,后者当然希望沙俄军队的重心应再往南移,甚至采取更积极主动的行动。</P>
无奈之下,库洛帕特金只得命第4军向南移动至更靠近牛庄的位置。</P>
同时答应阿列克塞耶夫,等到第10军到达后便开始组织适当的攻势,以确保通往旅顺的交通线更加安全。</P>
如此一来,沙俄军队的部署在被干预之后,渐渐演化成了南北两个集群。与之极为相似的是,华夏第一集团军也呈现出了类同的布置。</P>
在北线,第一军压在新民的西南方向,第七军则在其南翼担负掩护和助攻的任务。</P>
南翼的主力则是第二军,所在位置与沙俄第4军基本相对。第一集团军直属的第十七师,为这一路的预备队。</P>
这是华俄两支陆军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战斗很快就在全线铺开。</P>
继在新民方向率先发起进攻后,当日下午南线的第二军也开启了攻势,只不过相对于激烈的北线战斗,南边最初的作战则略带有试探的意味。</P>
还是先说新民这边,相对担任主攻的第一军而言,沙俄第4军的兵力要弱很多。</P>
但其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因为驻留在这里时间较久,所以构筑了比较完整的防御阵地。</P>
当第一军顺利的突破了苏巴尔哈河一线后,继续前进没多久,便撞上了新民外围的沙俄防线。</P>
沙俄军在里的防御体系,既具备纵深,又有炮兵的有力配合,侧翼还有米辛科少将指挥的贝加尔哥萨克旅的骑兵作掩护。</P>
因此,第一军的进攻很快就遇到了挫折,会战开始前两日的推进距离远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