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看向自己宝贝女儿,没好气的说道:“臭丫头,敢给你爹甩脸子了。”</P>
“哎呀,父亲。</P>
你刚才为什么拒绝李公子的拜师啊。</P>
人家很有诚意的。”</P>
蔡文姬撒娇、</P>
“诚意?拿着一些礼品上门,就算诚意?</P>
那我得收多收学生啊。</P>
你问问长安城里,有多少年轻士子想拜你爹为师的,。</P>
你爹都没收。</P>
我会收一个来路不明,身份存疑的武将,为学生?”</P>
蔡邕有些生气的说道。</P>
“爹,人家那里来路不明了……”</P>
蔡文姬想要狡辩,结果看着蔡邕犀利的眼神,声音越来越低。</P>
“我知道了。”</P>
突然,蔡文姬醒悟,看向蔡邕:“爹,你早就知道李公子身份了,是不是?</P>
蔡然大兄已经和你说过了,对不对。”</P>
“哼,蔡然要是不和我透露此人的真实身份。</P>
你是不是还要帮他继续隐瞒下去啊。”</P>
“哎呀,蔡然大兄真过分。</P>
这种事也不告诉我。”</P>
“爹,你知道了李公子的身份,不会告发他吧。”</P>
蔡文姬小心翼翼问道。</P>
“老夫告发他干嘛,对我又没好处。</P>
老夫巴不得董卓老贼战败呢。</P>
这老贼挟持少帝,把持朝政,整个长安城乌烟瘴气的。</P>
外面的那些关东联军,一个个也是各怀鬼胎。</P>
在这种情况下,孙文台和这位并州少将军能站出来。</P>
继续征讨董卓,甚至打到潼关。</P>
当真值得敬佩。</P>
朝廷要是多些这样的将军,局势何至于落到现在这个样子。</P>
哎!”</P>
说道朝廷的事,蔡邕也是叹息。</P>
这种老人,大部分都是心向汉室的。</P>
所以,蔡邕对于李君越征讨董卓的行为,是很欣赏的。</P>
“那父亲,你为什么要拒绝李公子拜师呢?”</P>
蔡文姬听出来了,蔡邕对李君越并不厌恶,甚至有些喜欢。</P>
“他刚来就拜师,我就得立即答应。</P>
我蔡伯喈不要面子的吗?”</P>
蔡邕瞪着眼说道。</P>
蔡文姬一听,原来是自己老爹要面子,并不是真的要拒绝李君越的。</P>
那事情就好办了。</P>
“父亲,我让李公子以后多送几次礼给你,给足您面子。”</P>
蔡文姬笑起来。</P>
“哎,你大不中留啊。”</P>
蔡邕也是叹气。</P>
“父亲,您说什么呢。”</P>
蔡文姬小脸一红。</P>
“说什么,你蔡然大兄将说媒的事,也跟我说了。</P>
这姓李小子,倒确实配得上你。</P>
不过事情也不急,再看看。</P>
我先收他为学生,再观察他一段时间。”</P>
“哎呀,女儿也不要这么早嫁人,女儿还要多陪父亲您几年呢。”</P>
蔡文姬嘴上这么说,眼神却出卖了她,都喜上眉梢了。</P>
第二天,李君越就收到了蔡文姬派丫鬟,给他送来的小纸条。</P>
李君越看完后,也是大喜。</P>
随后几天,李君越每天都带着礼品登门拜访蔡府。</P>
三天后,蔡邕终于松口,答应收李君越为学生了。</P>
“学生李君越,拜见老师。”</P>
按照蔡邕的要求,这次收学生,他低调进行。</P>
举行拜师礼的时候,只有蔡然,蔡文姬等人在场,没有外人。</P>
主要还是因为李君越的身份,太敏感。</P>
蔡邕不也想让李君越身份暴露,低调进行最好了。</P>
喝了李君越递上来的拜师茶,蔡邕看着李君越:“君越,我记得你还没有取字吧。”</P>
“是的,老师。”</P>
“那我就给你去一个吧。</P>
就叫‘文孝’吧。”</P>
“谢老师。”</P>
李君越心里高兴,来长安的第一件要事,算是顺利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