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周厉王:失败的改革者(1 / 2)

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 652 字 11个月前

周厉王,姬姓,名胡,西周第十任君主。</P>

在西周王朝的历史上,厉王的名头极大,甚至比成康昭穆四位贤君留下的名气都要大,因为他在史书上是一个有着残暴之名和悲惨命运的君王。</P>

厉王止谤、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些都是在厉王在位时所发生的实事演变而来。</P>

在被国民赶出国都之前,厉王在位时间共三十七年。</P>

一位君王的在位时间虽然并不一定意味着什么,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证明一些事情,长久的统治时间除了代表长寿之外,也意味着这个君主必然是有着一些作为的,哪怕这个作为并不成功,或者最后失败了。</P>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浅显的,一个掌握着极大权力的人,甚至能够操弄整个天下的生灵,必然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躁动,想要建立一番自己的功业。</P>

权力能够带给人的是底气,哪怕在再小的地方,可只要有一定的权力,都会有一颗证明自己的心。</P>

而厉王面对的是西周不断衰落的国势,改革已经是不得不选择的决定。</P>

历数夏、商两代王朝,但凡改革,都需要面临一个问题,既是对抗顽固保守派,启用心腹之臣。</P>

用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就是收拾那些吸血的蛀虫和作乱的小人,派上自己的人。</P>

这一点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通用的,任何的改革家都需要面对旧有顽固势力,而启用新人和重用自己人就是一个极好的办法。</P>

而改革其实无非几个方面,在古代更是可以简单分为文武,也就是内政和军事。</P>

在政治上,厉王任用了擅长经济的荣夷公,管理国事,由国家垄断山泽物产;在军事上任用虢(guo)公长父,攻打叛乱的噩国,平定淮夷之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