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穆子,叔孙庄叔之子,叔孙侨如之弟,叔孙氏第五代宗主,名豹。</P>
早年逃亡齐国,在叔孙侨如作乱失败之后,回到鲁国,任卿大夫,在位三十七年。</P>
穆子为政,在内,居其位谋其事,知礼守己,明人善用,畏季孙,敬鲁君;在外,知危而不乱,明势而不媚,晓命而不拘,临大国而见其贤,会诸侯而见其德,思君保国,执礼恭行。古之贤者,莫外如是也。</P>
鲁襄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五四四年,吴国延陵季子(季札)出使鲁国,见穆子,很高兴,大约是志同道合、圣贤合于一。</P>
可季子却对穆子表示,你恐怕不能善终。</P>
季子给出的理由是,‘好善而不能择人’、‘任其大政,不慎举’。</P>
喜欢善良却不能选择贤人,主持国政却不能谨慎得选拔善人。</P>
季子因何有此言?</P>
涉及到的还是穆子早年逃亡齐国,惹出了不少情债。</P>
当初,穆子离开叔孙氏,逃亡齐国,到达庚宗(鲁邑,今山东泗水东南),碰上了一个女人,便让她弄些东西给自己吃,然后就与这个女人私通了。</P>
女子问穆子的来由、去处,母子如实告之,女子也只能哭着送别穆子。</P>
等到穆子到了齐国,就在齐国国氏那里娶妻,生下了孟丙、仲壬。</P>
有一天晚上,穆子做梦,梦见天塌了下来,自己快要顶不住了,回头看见一个人,皮肤黝黑、驼背、眼睛深陷、猪嘴巴,便让他来帮自己,说,牛,来帮我。这才顶住了天。</P>
早上醒来,召见手下的人,却没有像梦中那人一样。只能表示,把他记下来。</P>
叔孙侨如在鲁国败亡之后,逃亡到齐国,穆子给他送食物。</P>
宣伯对他说,鲁国因为他们先人的关系,一定会保留叔孙氏,要是召你回去继承,你怎么样?</P>
穆子表示,我早就愿意了。</P>
鲁国果然召穆子回去,但穆子没有告诉宣伯,便回去了。</P>
不告诉宣伯,倒是情有可原,可是穆子回鲁国,没有带上自己的妻子,也没有带上两个儿子。</P>
穆子或有其因,然情理有违,此后患也。</P>
等到穆子成为了鲁国卿大夫之后,庚宗的女人向他献上了野鸡。</P>
穆子便询问她的姓氏,对曰,我的儿子长大了,已经能够捧着野鸡跟在我身后了。</P>
将孩子召进来一看,竟然就是穆子梦中见到的那个人,也不问名字,开口喊,牛。孩子回答,唯。</P>
穆子召集手下人来见这个孩子,让他做了叔孙氏的竖(小臣),故得名,竖牛。</P>
竖牛很受穆子的宠信,得到他大了之后,便让他掌管家政,亦后患也。</P>
穆子在齐国的时候与公孙命很要好,穆子回到鲁国之后,也没有去接自己的妻子国姜,公孙明便娶了他。</P>
穆子因此十分生气,得到两个儿子长大之后,才将他们接回了鲁国。</P>
孟丙、仲壬是穆子的嫡子,竖牛只是一个庶子,如今穆子远嫡子,亲庶子,不要说是礼法森严的时代,就算是当下,几个孩子亲疏差别太大,也会有无数的麻烦。</P>
鲁昭公四年,即公元前五三八年,穆子在丘莸打猎,生了病。</P>
穆子春秋鼎盛之时,祸患还看不出来,可如今行将朽木,叔孙氏的祸乱就来了。</P>
竖牛身为庶子,是没有机会继承叔孙氏的,便想要扰乱叔孙氏,趁机瓜分叔孙氏。</P>
他想要与孟丙盟誓,但是孟丙没有同意。</P>
穆子给孟丙铸造了一口钟,表示,你还没有交接,宴请大夫,来举行钟的落成之礼。</P>
孟丙把礼具都准备好了,让竖牛请穆子定下日期。</P>
竖牛入内,却没有说起这件事,等到出来,假借穆子的名义说定了日期。</P>
等到了日子,宾客都到齐了,穆子听到了钟声,竖牛便说,孟丙那里有北边女人(国姜)派来的客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