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鲁定公(十一)(2 / 2)

王朝的腐朽 立日耳 520 字 11个月前

定公九年,秋季,齐国攻打晋国夷仪,卫国出兵援助。</P>

定公十年,鲁国与齐国讲和,次年,便与郑国讲和,亦叛晋也。</P>

鲁国背弃晋国,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晋国的衰弱和鲁国本身的内忧外患。</P>

晋国的衰弱其实不可避免,遥想当初,晋文公设三军六卿,晋国卿族自此壮大,执掌晋国国政。</P>

纵观古今,天下名利之君,实难长明久贤,至于一国,更是如此,子继父,弟承兄,其所来者,大多无能,或不可谓昏庸,谓无道也,较其先祖父,不堪也。</P>

三军六卿之制,晋文以之聚国力、合诸侯,六卿掌国政、辅国君,此晋国霸业之所以绵延也。</P>

然晋文已逝,其慧其能、其威其势,后世之君,莫能与之。</P>

六卿执政,其尊势之隆,其权柄之重,历经数十代,愈发壮大。</P>

上无贤德之君,可傲慢其心意,外无危亡之敌,可倦怠其志气。</P>

晋君失德于国内,六卿失德于诸侯,其所害也,犹在晋矣。</P>

而于鲁国,内有三桓之患,三桓犹有家臣之难,莫能与诸侯相争也。</P>

北有齐国,虎视眈眈,郑、卫相阻,晋无强援,此忧患隐生之时,危难将发之处,不可不多思虑。</P>

弃晋顺齐,乃可以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