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回京城没多久,这年八月,又因为与上级政见不合,苏轼被调往颍州任知州。</P>
元佑六年(1091年)八月五日,苏轼在贾易等人的攻击之下,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知颍州太守。闰八月二十二日,苏轼到达颍州,开始了为期八个月的短暂为官之路。</P>
初到颍州,苏轼就接到朝廷命令,要求他在颍州接待陈州太守李承之、府界提刑罗适、都水监所官差及京西北路提刑、转运司的官员们,共同商议有关开挖八丈沟的事宜。</P>
由于前些年,开封连年遭遇水灾,颍州周边的几个地方也闹水患,他们主张开挖八丈沟,即在古代邓艾沟故道上,从陈州境内开挖一条三百五十里长的新沟,使其压颍入淮,以泄陈州之水,认为这样可以疏导积水,消灭水患。</P>
苏轼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急忙上书朝廷,“臣以到任之初,未知厉害之详,难以会议。”希望负责商议的官员们暂时不要到颍州来,“候到任见得的确利害,别具申省,方可指挥逐官前来会议。”</P>
争取了朝廷的同意后,苏轼就开始了细致入微的实地调查和测量。他派教练使史昱等人组成勘探小组,从蔡口到淮上,组织沿途的本周各县官吏,仔细测量地形的高下,利用水平尺,一段一段地测量,每二十五步立一竹竿,每根竹竿都用水平器记下高低尺寸,一共立了五千八百一十一根竹竿,折算成今天的计量方式,苏轼所测量的总距离有四百八十四里多。</P>
通过测量,苏轼弄清楚了所涉及的地面高低、各沟的深浅、淮河涨水的高低,以及八丈沟等沟口有无壅塞。调查结论显示,八丈沟入淮口的水位,在淮河泛涨时高于八丈沟上游蔡口水位八尺五寸,淮水势必倒灌。</P>
种种情况表明,开挖八丈沟解除不了陈州水患,而且上下游来水,并在颖州横流,会造成更大的灾难。</P>
于是,苏轼坚决反对开挖八丈沟,他立即向皇帝报告,连写三道奏折:《申省论八丈沟厉害状》,《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历观数年以来诛人议论”,“考之前史”。苏轼指出:开挖八丈沟,工程巨大,耗资巨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由于颖州是平原,地面低于水面,如挖开八丈沟,实际上是将周边洪水排入颍州大地,以产粮为主的颍州就会变成一片汪洋,带来严重后果。</P>
苏轼阻止八丈沟开挖是一个风险极大的举动,既得罪周边知府,更有冒犯朝廷之罪。如果要当太平官,他不必过问。因为这个大工程是朝廷同意的,苏轼到任之前,有的地段已开始施工。他完全可以不去过问。但苏轼就是苏轼,他认为这个工程浩大,攸关颍州老百姓的生存问题。为此,他据理力争,最终劝得朝廷的同意,也因此而避免了一场费时、费工、费财而又无甚益处的浩大工程。</P>
颍州也有一个西湖,苏轼非常喜爱那里的迤逦风光。他在《泛颍》诗中说:“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可见他对颍州西湖的喜爱。</P>
“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这四句可见,苏轼在颍州西湖上还是很开心的。</P>
“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P>
虽然修建八丈沟是劳民伤财不可取,但是颍州的水患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威胁,身为地方官员,总得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P>
所以,力阻开挖八丈沟的事情刚刚平息,一心为民的苏轼又给自己揽了一身活儿。他向朝廷请求,奏请留下开挖黄河的民夫万余人,用来开挖颍州的沟渠,疏浚治理颍州西湖。这样不但解除了水患,而且造福了颍州百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