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亚药囊中的白芷离开,弄玉来到了宋仁宗朝堂上。这里是词臣集中的地方,她想看看,这回跟着谁历劫。</P>
此时是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这一年,朝廷需要向契丹派出使臣,派谁去呢?宋仁宗很快想到了刚刚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宫判官、判集贤院的夏竦。知制诰就是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令,对于朝政大事肯定相当熟悉,派他去最合适。</P>
北宋和契丹二十年前签订了澶渊之盟,两国多年没有大规模的战事,是兄弟之邦而非敌国。出使契丹,不仅代表着皇帝的信任,同样也将是一段“镀金”经历。可以说,夏竦是交了好运。</P>
然而,当夏竦得知这个消息时,立即奋笔疾书写了一份辞表。第二天上朝的时候,他就声泪俱下地念出了这份上表,表示拒绝出使契丹,让满朝震惊。</P>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只是出趟差镀个金,夏竦怎么就敢拒绝呢?其实,夏竦的理由也很充分,当他说出一句话时,朝堂之上从皇帝到大臣,就已经一边倒地为他站台。这句话是如此说的:</P>
“父殁王事,身丁母忧。义不戴天,难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夷乐之声。”</P>
原来,夏竦的父亲夏承皓恰恰是在澶渊之盟签订前夕与契丹军队交战中殉国的。</P>
尽管宋辽结盟,约为兄弟之邦,但在夏竦个人的眼中,他与辽国,与契丹人有着化解不开的杀父之仇。对于他而言,不可能越过国家展开对辽国的报复,但他有着充分的理由憎恶契丹人,甚至连他们的音乐都听不下去。</P>
当时,朝堂上下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夏竦的高明之处。中国古代讲究忠孝两全,夏竦顾全大局,是对皇帝的忠心,他不忘父仇,拒绝出使,这是尽到了做人子的孝道。大凡忠孝之人,就是朝廷的楷模,夏竦无疑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P>
其实,夏竦此时的态度,绝对是出于父子人伦的天性,并不是作秀,更不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P>
夏竦因此事赢得赞誉,更因为这份上表写得十分精彩,被认为是当时四六骈文对偶的精绝之作。就连他后来的政敌欧阳修,在文坛的名望更高,对此也夸赞不已。只可惜夏竦的文章散轶太多,包括了这份上表,只留下那一句点睛之笔。</P>
不过,就这一句,也足以让天下人敬佩,也足以让他赢得美名。</P>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名臣,曾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官至宰相,位极人臣。其主要功绩是“历职地方,颇着政绩;措置西北,防卫西夏”,也就是说,他做地方官时,政绩卓越,他防卫边疆时,战功赫赫。</P>
与此同时,夏竦还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情真意切,不假雕饰,堪称早期宋词中的上品,被收录在《全宋词》之中。</P>
夏竦自幼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他4岁开始读书,在少年时期就以文采出众而远近闻名。夏竦少年时就很有才华,超迈不群,出类拔萃,写诗作赋,非常敏捷。</P>
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家中长辈为了让十一岁的夏竦进一步深造,领着夏竦拜了进士姚铉为老师。</P>
有一天,姚铉给夏竦出了一道写作练习,题目为“水”、体裁为“赋”,限定字数为一万,夏竦想了一阵,于是提笔开始写起了“水赋”,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把“水赋”写出来了,高高兴兴地把习作交给老师姚铉。</P>
姚铉将夏竦的习作扫视了一眼,估算出字数仅有三千,顿时脸上露出了怒色,把习作往夏竦手中一塞说:“不用看了!你为什么不围绕水的前后左右更广的范围去写呢?”</P>
夏竦于是根据老师的提示,再次恭恭敬敬地把扩写后的“水赋”交给老师姚铉。姚铉一看,字数达到了六千,高兴地说道:“可教矣”。</P>
夏竦资性明敏,又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P>
十二岁时,夏竦作《放宫人赋》,援笔立成:“降凤诏于丹陛,出蛾眉于六宫。夜雨未回,俨鬓云于帘户;秋风渐晓,失钗燕于房栊”;“莫不喜极如梦,心摇若惊。踟蹰而玉趾无力,眄睐而横波渐倾。”谁能想到,十二岁的孩子能写出这等文字!</P>
宋真宗咸平四年,夏承皓监通州(今江苏南通市)狼山盐场,夏竦17岁,随父到通州狼山。在渡口题诗《渡口》:“渡口人稀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残云右倚维扬树,远水南回建邺船。山引乱猿啼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值钱。”后世书家王辟之看到这首诗说:“以后之题诗没有超过他的。”</P>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就是夏竦十九岁那一年,契丹入侵中原,夏竦的父亲夏承皓率领宋兵抄近从偏僻的小路前往抵抗契丹,晚上与契丹军队相遇,夏承皓立即率领宋兵向契丹军队发起攻击。在战斗中,夏承皓不幸被流箭所伤,卒于战场。</P>
宋真宗抚恤夏承皓家属,不仅为夏竦赐婚,还赏他一个名为“三班差使”的小武官。</P>
宋朝历来重文轻武,做个不受重视的武官,夏竦自是不会甘心。所幸,他文采出众,在宋朝那个社会繁荣、“以文为天”的朝代,他还是有出路的。</P>
经过一番筹谋,一天,夏竦拿着创作的诗集,等候在宰相李沆退朝回家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