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岁至二十三岁的二十年里,范仲淹作为朱文翰的养子曾随继父宦游过很多地方,景德初年(1004年),朱文翰任淄州长史时,谢氏母子曾去过淄州的秋口。</P>
此时,范仲淹已十六岁了,随继父在淄州的秋口读书,谢氏因家务繁忙又要照顾众多儿女,不可能常随丈夫在外,只能住长山老家,因而范仲淹才经常往返于秋口长山之间,回家看望母亲。</P>
范仲淹二十岁那年,母亲看到家里人口多,收入少,想让他学些商贾技艺,但他一无所好,只想读书。长山当地已经不能满足他求知的欲望,于是他产生了外出游学的想法。</P>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他去了关中,在关中认识了王镐、周德宝、屈元应,并结为好友。这次游学关中对范仲淹的影响很大,他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懂了很多新的道理,开阔了眼界。</P>
范仲淹去关中这年,正值陕西大旱,他一路上亲眼看到因灾情严重而饿死病死的人很多。这些无疑激励了范仲淹忧国忧民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也鼓励了他立志苦学成才,将来好拯救天下黎民苍生的决心。</P>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他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P>
数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有慷慨兼济天下的抱负。</P>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P>
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因为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在此期间,他向皇帝上了一折《改姓表》,归宗复姓,更名范仲淹,字希文。</P>
“仲”字是范家既定的辈分排行。宋人取名有一习惯:亲兄弟小排行常从汉字同一部首中选取,范家兄长为范仲温,他也要从“氵”,于是选了“淹”名。</P>
五百年前,南朝天才江淹,也是这个名。</P>
到了范仲淹这里,“淹”名涵义双关,兼顾褒贬,最能切合“朱说”的实际。一方面,淹没、淹留、淹滞之义,反映他的坎坷不幸;另一方面,淹贯、淹博、淹华之义,代表他的志向追求。真可谓匠心独运,妙不可言!</P>
范仲淹在朱家生活二十年,到二十九岁上书执政复姓算起,他叫朱说有二十六个年头。范仲淹在长山的二十年,占去了他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这二十年又正是奠定他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人品的关键时期。</P>
范仲淹与长山朱氏以及继父朱文翰的关系是非常好的,朱文翰刚正不阿和清正廉洁的人品以及母亲谢氏的贤良品德,造就了范仲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是他的第一任最好的老师。当然,这不排除范仲淹本人的自我主观作用,因为主观作用往往又是决定的因素。</P>
范仲淹去南都(河南商丘)后仍叫朱说,甚至还以朱说之名中了进士做了官,一是没有征求母亲的同意,怕伤害了母亲的心;二是母亲后来同意了,又遭到苏州范氏部分人的拒绝。</P>
初入宦海的那些年里,范仲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学智慧,为官一任便造福一方,在摸索为官之道的同时还能恪守本心,这便是范仲淹不同于凡众、最终能成为一代名臣的人生底色。</P>
天禧五年(1021年),步入仕途六年的范仲淹,被派至泰州任西溪盐仓监,掌管盐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