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四岁那年起,晏殊离开了家乡,从此走上了仕途的道路。</P>
他的仕途也是出奇地顺利。</P>
二十四岁时,晏殊担任光禄寺丞、着作佐郎,品阶为从六品上。</P>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晏殊的“卓文君”李氏去世八年后,二十六岁的晏殊再娶屯田员外郎孟虚舟之女孟氏为妻。孟氏嫁入晏府时,晏殊落笔写下《木兰花·紫薇朱槿繁开后》:</P>
“紫薇朱槿繁开后。枕簟微凉生玉漏。玳筵初启日穿帘,檀板欲开香满袖。</P>
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仙人来献寿。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P>
字里行间,晏殊透露出几分对当下欢愉时光的珍爱。</P>
如果说李氏是他生命里最初的惊艳与心动,那么孟氏就是更为温暖的陪伴。</P>
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宋真宗第六子赵受益被封为升王,晏殊被选为升王府的记室参军,再迁为左正言、直史馆。同年九月,赵受益被册立为皇太子,改名赵祯,晏殊也迁升为户部员外郎,兼太子舍人,赐金紫。不久后又任知制诰、判集贤院。后又相继被调为翰林学士,充任景灵宫判官、太子左庶子,兼判太常寺、知礼仪院。这时的晏殊,风光无限。</P>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着意中人。</P>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P>
《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正创作于晏殊二十八岁。</P>
春末夏初之时,主人公在东城南陌上喜遇意中人,情人相聚,分外欢欣。但好景不长,女子即如朝云一般飘去,纵使化作游丝也牵系不住,一人如何不失意,因此写下此词。</P>
“青梅”二句写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以闲笔入题。古人春末夏初时,好用青梅、青杏煮酒,取其新酸醒胃。“斗时新”,犹言“趁时新”。接下来,“东城”二句写抒情主人公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P>
过片三句,描述两人相遇后的情景,“展香茵,叙情亲”写词人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其亲密无间,殷勤款洽,说明词人跟他的意中人缠绵深长的情爱。正由于词人能够跟这位意中人“叙情亲”,所以才动了他的非份之想:“此时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欲来还去。</P>
“朝云”,喻意中人,亦用典暗示她那“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的身伤。这三句是说词人这时甘愿化身为千尺游丝,好把那朝云牵住。可是,这柔弱袅娜的游丝,未必真能把那易散的朝云留住,这十二字中,有着“象外之象”,蕴含了丰富的潜信息:偶然的相会,短暂的欢娱,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离散;多少怅惘,多少怀思,尽不言之中了。</P>
这首词感情深挚,虽写丽情,但不纤佻,而文笔纯净,有一种幽细、含蓄之美,是一首颇有品格的小令。</P>
主人公不一定是晏殊,但晏殊可能隐隐地感觉到了什么。</P>
果然,没多久,晏殊第二位妻子孟氏病故了。晏殊只求夫妻共白头,没想到却再失佳偶,再一次遭遇感情的劫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