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四岁入仕,一生在位五十年。在这五十年里,他没有遭受过大的政治风雨,他的仕途一直在螺旋式上升。</P>
虽然他也曾被贬到地方任职,却从没去过偏远之地;并且每一次降职,晏殊都是带着很高的政治待遇去的,所以晏殊的内心里,应该没有太大的委屈。</P>
人们都说晏殊是先天的好命,却不知晏殊能有一个这样辉煌圆满的人生,其实也是必然的。</P>
晏殊的天性中有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是很多的官员都不具备的,那就是非常的忠厚,非常的诚实。他一生不会阿谀奉承,见风使舵,更不会欺瞒皇上,居功自傲。</P>
作为神童和少年进士,晏殊极具才华,他对朝政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他做事从不强出风头,而是低调踏实,时时处处以朝廷为重。</P>
晏殊举荐了不少人才,却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的儿子晏几道,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在他做宰相兼枢密使时,皇上提拔他的女婿富弼为枢密副使,晏殊为了避嫌,请求辞去兼职,但皇帝认为没必要,因为他相信晏殊,可见晏殊在当时的口碑之好。</P>
晏殊不但为官清廉,胸怀也特别宽广。他和宋祁一度非常亲近,为了能时常见到宋祁,和他饮酒作词,晏殊甚至在自己的居所旁边,为宋祁安排了一个住处。</P>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和晏殊“亲密无间”的宋祁,在晏殊被罢相的时候,表现得有些积极。他不但抢着写罢免晏殊的文书,而且在文书中故意将晏殊说的非常不堪。</P>
晏殊知道宋祁的作为以后,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付之一笑,或许晏殊早已深谙人性的变化无常,所以不再大喜大怒了吧。</P>
晏殊为官期间,深受皇帝器重,真宗和仁宗对他“倍加信爱,受特遇之知”。</P>
至和二年(1055年)正月,晏殊病情加重,仁宗想前去探望。晏殊知道后,立刻派人代替自己上奏说:“臣老病在身,很快将痊愈了。臣不中用了,不值得官家担心。”</P>
正月二十八日(2月27日),晏殊病逝,享年六十五岁。仁宗虽然亲自前去祭奠,但仍因没能在他卧病时来看望感到遗憾,特别为他辍朝两日;赠官为司空兼侍中,赐谥号“元献”,并在晏殊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P>
晏殊的学生欧阳修,在老师仙逝后,写了《晏元献公挽辞》,对晏殊的一生的品德和功业,做了一个中肯的评价:</P>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一时闻望朝廷重,余事文章海外传。旧馆池台闲水石,悲笳风日惨山川。解官制胜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重。”</P>
作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宰相词人晏殊,继承晚唐五代词风,以清丽之风拯救颓风,又吸收唐后主李煜的深沉艺术境界,开拓宋代婉约词派新思路。晏殊的词,在我国诗词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堪称北宋大师级人物。</P>
但可惜的是,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P>
经过此番理解,词神弄玉深深理解了晏殊的“珠玉”二字。</P>
晏殊词恰如其集名的“珠玉”二字,像是一奁温润的珠玉,澄明纯净、秀洁晶莹。只要细读晏殊词超过三首以上,便会意识到,所谓落花流水、伤春别怨,看似圆融婉丽,则其深意在于警觉且迂回地揭示了对悲慨人生一切不可挽回事物的徒劳。其实,晏殊是一个洞悉人世、活得很明白的人。</P>
君子如玉,以玉之触手温润如玉、光华内敛为要求自省;以宽容如海之度,待人和煦,举止从容有度,处事给人如沐春风之感。</P>
珠玉在侧,世间值得。</P>
词神弄玉的历劫档案上,又多了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