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苏轼接到诰书,往湖州做知州。</P>
临行时,徐州百姓几乎倾巢出动,送出去十余里,依依不舍,哭声一片。苏轼激动不已,挥泪写下了《江城子·别徐州》:</P>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斩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P>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滴泪,流不到,楚江东。”</P>
这首词是古今离别词中的上乘之作。</P>
苏轼调任湖州时,已四十三岁。</P>
然而,三月的这天,注定不同寻常。</P>
苏轼官服还没解下,忽听府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P>
来人进门后,只见神色紧张,面容甚为疲惫,似乎连夜赶了很长的路。</P>
“苏大人,出事了!”</P>
来人根本没时间解释太多,随即拿出苏轼弟弟苏辙写的亲笔信。</P>
苏轼赶忙接过信件,拆开一看,顿时犹如晴天霹雳。</P>
只见信上写道:“兄长被小人污蔑,朝廷已派钦差赶赴湖州捉拿兄长,兄暂放宽心,且看事态发展。”</P>
苏轼全然不知,其实在接到苏辙的告急信之前,朝廷早已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P>
事情的导火线实在很不起眼。</P>
到湖州上任后,苏轼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P>
真是言多必失,在不正常的朝廷那里尤其如此!</P>
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秋七月,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连上章弹劾苏轼,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P>
弹劾的导火索正是苏轼上表中的这两句话,他们认为苏轼是攻击朝政,反对新法。接着,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P>
神宗批示后,七月二十八日,台吏皇甫僎携吏卒急驰湖州勾摄苏轼。</P>
驸马都尉王诜与苏轼交情深厚,秘密遣人告诉当时任南京幕官的苏辙,苏辙立马派人往湖州告知苏轼。</P>
当时皇甫僎快马如飞,但是由于儿子生病在润州停留半日,所以苏辙人马侥幸先到。</P>
苏轼知道消息后立即告假,由通判祖无颇权摄州事。</P>
皇甫遵抵达湖州时,苏轼不敢出来,通判祖无颇说,躲避朝廷使者也无济于事,最好还是依礼迎接,且应以正式官服出现。于是苏轼穿上官衣官靴,亲见皇甫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