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遁死后,苏轼决意不去汝州,他向神宗上表,要求在常州居住。这一要求,与他的常州情结密不可分,更与朝云不无关系。州在太湖周围,那里的山水和风土民情,应最称朝云心意。</P>
十七年后,东坡先生也在七月二十八日仙逝,他与小儿子苏遁的忌日,竟是同一天!</P>
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继位,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因而反对新法的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P>
在东坡政途黯淡失意时与之患难共携、相濡以沫的王朝云,此时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官场应酬与居家主事,自然处处以王闰之为主。</P>
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P>
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P>
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P>
爱妾朝云回答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P>
苏轼对自己“不合时宜”是认可的。</P>
熙宁二年,宋神宗面对建国已历百年,却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痛下决心,任用王安石开始实施改革变法。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改变和影响着整个王朝。王安石进行的改革变法,涉及到北宋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的方方面面,它极大地提高了宋王朝实力和军队的实力,改善了国家财政,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P>
然而,面对这样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苏轼强烈反对,他不忍百姓因变法过激而遭受苦难,屡次上书陈述变法的种种弊端。</P>
上书无果后,悲愤的苏轼常在诗中对百姓惨状加以描写,表达对新政的不满。苏轼对于变法是坚持一种政治上的理念,就是他自己的理念。</P>
苏轼认为,治国之道从根本上来讲不能用法家的严刑峻法,应该用儒家的仁爱精神。苏轼认为你王安石搞的变法,不是“以人为本”,是从老百姓身上抓钱,这从根本方向上是错的。改革不能急功近利,要从长计议,不能用休克疗法,不能一蹴而就。王安石希望通过几个短平快立马解决问题,苏轼认为这样不妥,应该循序渐进。</P>
更重要的是,苏轼认为国家的体制和制度不能说变就变,要维持它的稳定性。</P>
苏轼认为,王安石的改革变法到最后的结果是:富国强兵,但百姓穷了。</P>
苏轼大胆地直言跟王安石争,他争的是根本原则。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触及问题最核心的矛盾。</P>
这点司马光看的非常清楚,司马光是反对变法的领袖,司马光都觉得自己不如苏轼。</P>
司马光在给神宗写了一封信说:“论先见之明,我不如吕诲;论说公正,我不如程颐;论敢说话,我是真不如苏轼,苏轼太敢说话了。司马光说苏轼只不过是个小官,但是他对您不怕,更不怕王安石的虎狼之怒,他从来都不怕丢官,我跟他们比差远了。”</P>
当时苏轼虽然年轻,官职做得不大,他的仕途的阅历还没有那么丰富,但是他已经具备了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的素养和素质,这是他在中央做官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P>
说苏轼满腹文章当然也对,但苏轼之为苏轼,确实因为他一肚皮都是些不合时宜的思想。难怪苏轼捧腹大笑,把朝云引为知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