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真说的在理!\"李渊的回答让刘文静两人听的一愣。</P>
心道\"什么情况?\"</P>
不过回头一想,瞬间明白了李渊的想法。裴寂虽然说的不着调。但是,对于李渊的忠心却表露无疑。</P>
一个皇帝,最喜欢的就是忠诚,无论是重用,还是未来拿出来背锅都行。</P>
\"肇仁,你有什么想法?\"李渊继续问道。</P>
\"回陛下,昨夜虽然看着有些乱,但是无论几方参与,对您都利大于弊。只要不超出一定范围即可。\"刘文静恭敬的回道。</P>
\"嗯,萧瑀你呢?\"</P>
萧瑀看着裴寂和刘文静说的都使得李渊点头称赞,心中略感不快。</P>
\"回陛下,臣觉得刘尚书所言极是,如果……陛下能派一队人马暗中伺机而动,也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总之,臣以为,陛下应该把一切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P>
\"这样,几方实力在消磨中逐渐削弱。陛下就可以趁机行事。\"萧瑀知道说了这么多,李渊一定能明白。</P>
李渊听完三人各自的表述,沉吟着背着手在书房里走了几圈。</P>
\"启禀陛下,吏部尚书杨恭仁求见。\"没在侍卫朗声道。</P>
\"宣\"李渊道。</P>
不一会儿,杨恭仁耐不住迈步走进御书房。</P>
\"臣,杨恭仁拜见陛下!\"</P>
\"免礼!何事?\"李渊坐到龙案后问道。</P>
\"回陛下,长安县令唐临前日被杀,现在还在空缺。臣请陛下示下。\"杨恭仁道。</P>
\"查出个人所为吗?\"李渊很好奇,谁这么大能耐,把人杀了以后人头还能送到东宫李建成的卧室里。</P>
自己会不会某一天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P>
能威胁到自己的一切不稳定因素都有必要清除掉。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们。</P>
这也是他纵容太子系和天策府还有些五望七姓之间乱战的目的。</P>
相互消耗,最终得利的一定是自己。</P>
\"陛下,刑部正在调查。\"杨恭仁实在不愿意管这破烂事。</P>
\"好,长安县令至关重要,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李渊也没有追问,随即问起杨恭仁对长安县令的人选。</P>
\"回陛下,温州刺史杨文伟之子杨纂,进士及第,文采斐然。可为长安令!杨恭仁拱手道。</P>
\"嗯,听说过,可以。回头吏部直接出公文即可。当年他被杨玄感谋反所累,最后跟了我。也算自己人!\"李渊说道。</P>
一个长安令属于高配,别的县令属于七品,而长安令可是正六品上,不低了。尚书也才正三品上。</P>
\"臣遵旨!\"杨恭仁其实一刻都不想在这儿待着。看萧瑀几个人个顶个都是李渊的心腹。看自己的眼神总觉得怪怪的。</P>
\"臣告退!\"杨恭仁不待李渊再言语,直接告辞了。</P>
\"嗯,去吧。\"李渊也没多想,摆手让他走了。</P>
\"陛下,接下来如何做?\"萧瑀问道。</P>
\"肇仁!今夜你带我的近卫相机行事,记住不要让人察觉身份。切记,多准备几个身份,让他们彻底乱起来,我不要有一方独大的情况出现。平衡……才是王道。\"</P>
李渊的话让屋里三人不寒而栗。这一刻,三人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P>
说白了,他们三人的存在也是李渊为了平衡。谁飘起来了,就让另两人压一下。</P>
果然,伴君如伴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