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前还人心惶惶,仅仅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河北竟然出现了一种稳定的态势,返回汴州之后,郭戎自己也是非常懵逼。
虽然达到这种效果的方式是如此的血腥、恐怖、暴戾。
刚开始的时候,郭戎甚至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不应该让队伍修整,不应该前往辽东,而是应该动员所有的士卒,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怕疲劳,渡过大河,一路北上……
只不过,这种念头也仅仅是一瞬间而已,任何东西都是有极限的。
发力之后,确实可以把弹簧压下去,但是用力越大,以后弹簧的反弹力也就越大,弹簧如此,人事亦然。
重新武装起来的河北看起来会对北伐的进程产生阻碍,但是河北三镇如今的倒行逆施却真真切切的将盘踞在河北千年,根基深厚的豪族、门阀连根拔起。
这一次一旦真的平定了河北,那将意味着大唐将得到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门阀残留的完美土地。
这种土地的潜力和价值,简直无法用金钱或者任何东西来衡量。
而且,虽然魏博、成德、卢龙重新组建的军队,但是老兵和新兵是不一样的。
在反叛,扩军之前河北三镇拥兵四十到五十万,这些兵马全部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装备之精良,战斗力之强悍确实厉害,其中尤以魏博牙兵为最。
随着反叛,河北三镇疯狂扩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将叛军的数量硬生生的扩充到了百万的规模。
尤其是卢龙,刘总刮地三尺,仅仅一家就扩军到五十万,除却死守辽西走廊的十万兵马之外,还有整整四十万兵马可以让他将兵马投入到各个战场。
规模是扩大了,但是兵员的素质,战斗力,战斗意志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下降,但是因为有足够的老兵作为支撑,战斗力依旧超出了普通的藩镇兵。
然而,五十多万的主力已经在河南被自己干掉,魏博、成德、卢龙确实可以再强行征召壮丁充军,但是这将进一步稀释战斗力。
两次稀释之后,剩下的河北军的战斗力能达到南方郡兵的程度大概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相比较战斗力已经被极大程度稀释的河北叛军,以长缨军为核心的准备北伐的新军已经经过了一个月的补充、休整,整编,无论是体力还是士气都处于高位。
此消彼长之下,再加上李诵的御驾亲征……
想到御驾亲征,郭戎将檄文放下,接下来一张信笺上则换成了郭戎很熟悉的李纯的字迹。
看到上面的内容,郭戎了然。
李纯的根本目的跟自己推测的大差不差。
虽然已经继位超过四年,但是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眼中,李纯不过是在太上皇李诵的护佑之下当了四年的傀儡而已。
也许,太上皇仁慈,看在亲儿子的份上,使得李纯掌握了一部分权力,但是本质上,大唐真正的主人还是那位太上皇!
大唐翻天覆地变化的功绩也应该算在那位太上皇的身上,李纯这位皇帝只不过是受到了太上皇的余荫而已。
这些个说法不能说错,甚至就连李纯自己不否认,但是这并不是全部。
自己确实不掌握最高权力,但是,朝政是自己主持的,改革是自己推进的,人员也是从自己手中被提拔的,国库钱粮的调拨也是自己为主。
唯一不在自己掌控之内的只有禁军,以及属于皇家的内库和李诵自己的私帑。
自己虽然不掌控禁军,但是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有自己的意见的参与,在这方面和自己的父皇没太大区别。
至于内库和李诵的私帑,虽然不在李纯的掌握之中,但是李纯清楚的知道,里面所有的钱都被自己的父皇用来养兵了……
以李纯对李诵的了解,这简直不要太正常。
自己这位从勋贵、豪族、门阀、巨贾手掌搜刮了无数钱财的太上皇甚至连自己的陵墓都不舍得,赤县陵寝的进度慢的让乌龟都流泪。
结果,为了大唐的体面,逼得朝中的宰府们被迫从户部专门预留出来一部分款子,专门调拨过去。
结果,前一天钱粮好不容易挤出来,第二天,得到了这个消息的李诵就把预留出来的款项挪用的一个铜板都不剩,结果差点把运作这件事的宰府气死。
挪用的目却简单的可怜,要么养兵,要么研究注入蒸汽机在内的技术,唯独没有一文钱用在家自己的身上。
就连户部预留出来的给他修陵墓的钱都被李诵拿去养兵,更别说内库和私帑,李纯自然对内库和私帑不感兴趣。
当然,更重要的是,李纯认为自己老爹的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但是本质上却没有什么毛病。
说到底,自家父皇留下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身边没有一支忠诚、强悍的军队,恐怕自己连睡觉都睡不安心。
虽然自己的父皇确实掌控着最高的权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己这位皇帝和一位真正的皇帝没有太大区别。
只不过,知晓这些的人并不多,也就是每日和李纯接触的重臣才会了解这其中的内幕,然而谁又会拿这些东西出去乱说?
所以,李纯这个虚伪皇帝的身份多多少少的让他有些尴尬和不舒服。
李诵活着的时候还好,李纯还能保持一份安定。
如今李诵已经离世了,但在是李诵在民间和士人中的影响力不减反增,而今大有超越太宗的趋势。
对于自己亲爹的声望,说一点不嫉妒是假的,但是李纯也知道,自家亲爹所获得的一切都应该的。
只不过,理解归理解,承认归承认,但是自家父皇这种在民间高到爆棚的形象,让自己这个真正的皇帝显得尴尬无比。
大唐的内政是自己处理!
大唐的变革是自己领导!
安史之乱以来堪称“举世攻唐”的危机在自家的领导下被挫败!
李纯经历了很多,努力了很多,但是受到的认可程度却根本无法和自己的父皇相提并论。
在朝堂上稍微好一些。
首先,朝中的重臣跟自己接触本就多,具体政务更是要相互交流,他们自己人知道自己不是机器人。
自己根据郭戎的建议,进行了的实验性的改革,虽然在表面上使得自己交出了部分权利,但是却使得对自己在朝臣中获得了极大的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完成整个过程自己的已经牢牢的掌握了朝廷的真正权力。
然而,在民间,自己父皇的声望在民间达到了一个真正的巅峰。
在普通大唐百姓的目光中,自己在自己的父皇面前是灰头土脸,依旧是那个生长在自己父亲羽翼之下的孩子。
在裴植的酝酿之下,父皇的临终治之战堪称完美。
张取义老老实实的将父皇的棺椁和遗骸放到陈仓城头,和与陈仓共存亡遥相呼应呼应,更让父皇的形象带上了一种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