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使出浑身解数,整了一桌子好菜。</P>
拉着宋叔,要来个不醉不归。</P>
他们都不太搭理李元,因为每次无论他们多努力,醉倒的一定是他们。</P>
李元落得清静,偶尔提杯酒,陪输的一方干杯。</P>
酒到微醺,一曲蒙古歌曲,脱口而出:</P>
“。。。</P>
乌兰巴托的夜</P>
那么美,那么美</P>
。。。</P>
唱歌的人不时掉眼泪</P>
。。。”</P>
然后就是一段悠长的蒙古长调。</P>
长调传入前院、中院、后院,然后直上九天。</P>
节后开学,李元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P>
大年初二,张然教授在拜年的路上被一辆卡车撞倒。</P>
好在张教授命大,躲的快,虽然只被压断了腿,但是脑袋磕到马路牙子上。</P>
至今没有苏醒,现在正在301医院治疗。</P>
当天,公安便找到肇事逃逸的卡车,司机却被刺死在路边。</P>
司机是一名小混混,家里只有病重的奶奶。</P>
卡车是一家工厂丢失的车辆。</P>
此事便不了了之,但是,另一方人马接管了整个案件。</P>
真凶正在追查中。</P>
今天李元刚进实验室被通知研究暂停,具体时间等待张教授康复后再定。</P>
同时李元也发现,实验室里多出两个精干的年轻人。</P>
无事可做的李元,通过申请,开始旁听计算机专业的课程。</P>
1956年初清华大学决定增设计算机专业,并立即抽调三年级其它专业学生转入此专业,计划1959年培养出第一批毕业生。这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专业。</P>
现在的教学还不太成熟,应该是边摸索,边教学,边实践。</P>
现在计算机系正在开展911机的研发。</P>
这是一台清华自行设计与制造的中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P>
59年起步,现在已经正在搭建主体架构。</P>
1960年起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全校大部分科研项目统统下马,但911机是少数保留项目之一。</P>
李元有幸见证历史,可惜他只是一个旁听生,不能参与,允许听课和参观,还是领导的嘱托。</P>
911机采用小型电子管电路和磁心存贮。字长31位、指令格式:定点\/单地址。</P>
911机为以后一系列研究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在李元的眼里,911机是简陋的,说是计算机,但是更像是个大玩具。</P>
就是其主体架构,占地几乎上百平米。</P>
由于只有老大哥的图纸,大家可以说的靠着一股热情和执着在前行。</P>
李元把所有图纸扫描到脑海,已经开始在脑海里构建911的模型机。</P>
这种从最底层开始构建计算机的过程,让李元大开眼界。</P>
相比起后世,这些可能显得幼稚、可笑。</P>
但是正因为是最底层、最原始的设计,让李远从计算机的本质开始学习。</P>
从这一天开始,计算机系那个小旁听生慢慢进入了大家的视野。</P>
从开始的排斥,到一步步接纳。</P>
这天,李元从又来到一位老师的身边。</P>
“倪老师,您在忙呢?”</P>
“是小李啊,你去别处玩吧,我这里正忙,顾不上”。</P>
“您忙啊?您看我能帮您做点什么?”</P>
李元又开启了今天的偷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