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开发911计算机(五)(1 / 2)

在国防科工委的一个会议室中,此时里面坐满了穿着军装的研究人员。</P>

目测不下30人,最高军衔居然也是一位大校。</P>

军代表童致远陪坐其身边,时不时低声聊上几句。</P>

一块1.5*1米的黑板立在讲台上,李元正在讲解无刷直流电机原理。</P>

下面的那些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地记录着知识点。</P>

各种公式李元信手拈来,各种名词脱口而出。</P>

“功率密度我是这样认为的。。。,这是我查阅各种资料总结的工程可行性公式。。。”</P>

“峰值效率是。。。”</P>

“负载效率是。。。”</P>

。。。。。。</P>

他重点讲解了可靠性,并提出了动平衡理论。</P>

“对于电机设计、制造和装配,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调整动平衡。</P>

它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增加噪声和震动。</P>

。。。</P>

如果动平衡调整不好,就会产生多次谐波。</P>

。。。</P>

这些多次谐波会引起共振,进而加速损坏轴端轴承。。。”</P>

2个小时后,李元讲解完成。</P>

很多研究员已经被李元侃懵,尤其是动平衡,现在国内还没有这个概念。</P>

即使是他们这里,也是没有这种知识的储备。</P>

国外是在40年代开始研究动平衡,直到现在还没有简易有效的测量和矫正工具。</P>

那种昂贵、笨重、庞大的动平衡仪,很难在工业上开展实际应用。</P>

“李老师,你提到动平衡,也讲到了其危害。</P>

可以说让我想通了很多工程上发生的故障问题,觉得你讲的非常有道理。</P>

但是不知道我们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P>

“目前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找高级钳工调教。</P>

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是动平衡,但是在工作中,很多8级钳工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P>

他们可以通过手感来进行微调,当然每一个8级工对不平衡的理解不同。</P>

所以,最后结果一致性很难保证。</P>

要想进行精准调校和适合工业化生产需求,需要专门仪器”。</P>

“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此种仪器?”</P>

今天听完课,很多人已经坐不住了。</P>

他们是负责船舶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研发的主要单位。</P>

那些可都是大家伙,他们不得不制定密集的维护规程、定期更换关键部件来提高船舶的可用性。</P>

其中损坏最严重的就是轴承,他们过去一直向着提升轴承质量的方向努力。</P>

主轴轴承,经常是3个月就要更换。</P>

这不仅加大了维护成本,也降低了船舶的持续工作能力。</P>

今天一节课,让他们醍醐灌顶,知晓罪魁祸首居然是所谓的动平衡。</P>

如果按照这位年轻老师的说法,解决了动平衡,不仅提高了寿命,降低维护成本。</P>

更为关键的是大大降低了噪声和震动。</P>

这些一直困扰着水下舰艇,为了安全,有的时候,不得不停机来降低噪声。</P>

这就大大增加了危险程度,无法快速脱离危险区域。</P>

所以,短短2个小时,听众全都非常兴奋。</P>

两位大校互相对视一眼,“没有想到一个学生,就有如此厉害,不愧是华清大学”</P>

“呵呵,是你想多了,这样的学生。华清也就一个,也许全国也就这么一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