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坡村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王平镇西南部,是京西古道西山大路北大道上明代已成村的古老村落,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P>
地处北大岭南麓向阳山坡,下临王平大沟,土壤为山地淋溶褐土,山坡植被以荆条、山杏等灌丛为主。</P>
村民在山坡、村前屋后种以杨、槐、榆等乔木及核桃、梨等果树。</P>
吕家坡村建于半山腰,以土石结构的房屋为主,伴有少量的窑洞。</P>
全村不足百户,200人不到。</P>
农田稀薄,主要收入便是在王平村煤矿挖煤。</P>
王平村煤炭从辽代便是京都主要的煤炭产地,所产石炭纪煤炭,掺至配料后直接压制煤球和蜂窝煤。</P>
所以,这里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许多,粮食是他们的主要问题。</P>
李元是骑着自行车过来,一个收破烂的铁牌子挂在车把中央。</P>
今日是个暖阳,十几个老汉倚靠在南墙根聊天晒太阳。</P>
一些不太讲究的老汉,已经拉开棉衣,就着日光寻找着虱子。</P>
“大爷,咱们村里有什么破烂卖吗?”</P>
“你看我值多少钱?”,一个老汉呲着大板牙,笑问道。</P>
周边的其他老汉跟着嘿嘿直乐。</P>
李元笑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可不敢收您这大宝贝”。</P>
见李元经逗,一个老头笑着向村里指指,“进去吧,看看那家有没有什么破铜烂铁”。</P>
道声谢,骑车进村。</P>
转了小半天,也没有收到什么东西,主要是和村民聊天,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P>
中午找到村委会,亮明收购站的证明,被人高看一眼。</P>
三年困难时期,让农村人知晓城里户口的重要性。</P>
说是村委会,就是两间相对大一点的土石房子,中间摆着一张大实木桌子,4把长条凳子。</P>
村长叫吕平安,是个50多的中年人。</P>
脸上布满皱褶,声音洪亮,眼神犀利。</P>
“小伙子,怎么跑这么远收破烂?”</P>
“完不成指标,只能到处碰运气”。</P>
“是啊,村里的棒小伙、壮年也都在下窑,都在为国家建设拼命”。</P>
也许是同病相怜,二人关系拉近不少。</P>
“我们村祖祖辈辈都是挖煤,地里的那些收成根本不够吃。不知老弟有没有门道”。</P>
“多少有点,但是,供养一个村子,我也没那本事”。</P>
李元说的直白,倒是吓了村长一跳,故而语气变得急迫。</P>
“有点也行,现在青黄不接,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生活,你要是有粮食,我什么也答应你”。</P>
现在为了生存,各村都是各显神通,四处筹措。</P>
有机会就打听,期待着万一。</P>
这不,随意的一句问话,居然看到了成果。</P>
“东西不多,也就是100斤玉米碴子”,李元不敢说多了。</P>
听到只有100斤,村长多少有点失望,但是想想,100斤,省着点,也能够全村多撑几天。</P>
“要钱还是要物?”</P>
“可不敢要钱,那不就投机倒把了吗。如果有什么老物件、或是山货都行”。</P>
李元想着先和村长搞好关系,慢慢建立信任,到时求人也能落到实处。</P>
他牢牢记得只有利益,才是最为稳固的关系。</P>
“老物件?你等等”,村长出去了一会儿,拿着一个青色的三足洗,走了进来。</P>